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行踪不定  (第2/2页)
....    其实童贯的背后,仅仅只有三千骑兵而已!    相比较龙城内养精蓄锐的八千铁骑,这三千铁骑,实在是要薄弱的多。    童贯撤出了龙城,回到了大营,守营的将士迎了出来。    “事情完成的怎么样了?”    “一切正常。”部将应道。    “那就好。”童贯将金枪别于马鞍上,策着马儿,进了大营。部将紧跟在童贯身旁,述说着这些天的事情。    “有虏骑斥候的踪迹吗?”    童贯最为关注的是这件事。    “前些时候,有兄弟说似乎看到有生物的声响,但是因为太远,也没有注意到是不是虏骑。也可能是草原里那些孤狼,也说不定。”部将猜测道。    “孤狼?”    “是的,孤狼。大人可能不知,草原最多的就是这种野生的狼群。狼群凶勇,而且捕猎往往都是成群结队,是草原的霸主。所以匈奴人都喜欢自诩为狼,意味着他们想像狼一样的凶狠,一般的强大。”    “嗯。”童贯低头沉吟,一会后道:“你还是派几个弟兄们去看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小心点总不会有错。”    “诺。”部将领命,虽然他觉得自家将军有些杞人忧天了,但是无条件服从,是军人的本命。    部将走后,没多久,童贯就从军帐内走出,手里捎着一封信,准备将它送出去。    “大人!不好了。”    童贯眉头微皱,循着声音看去,发现正是先前他派遣出去的部将。    “怎么了?王二。”    “匈..匈奴的..大军..来了!”王二跑得有些急,说话有些断断续续,而且兴许因为太紧张的缘故,口齿也有些不清,但是童贯还是大概听明白了意思。    “马上到一线峡谷那里。”    童贯返回帐内,顾不上将书信送出去,忙将金枪拿起,急忙忙地朝马圈走去。    踩上脚蹬,童贯骑马便走;两千控弦之士,整装待发,跟着策马奔腾。    地面震动,马蹄声响。    空荡荡的大寨,只留下随意扦插的木桩,以及军帐;春风拂过,营帐内那面黑底金字的“凌”字大旗,迎风招展,场面说不出来的萧索。人走茶凉,不外如是。    “大单于,快要抵达龙城了,不过据斥候发现,前面应该有汉兵在驻扎。”    栾提羌渠脸色还有些苍白,他眺望前方那狭隘的裂缝,神情有些难看。汉军假若真的在那里有埋伏的话,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至少栾提羌渠不敢就这么领着大军上前,过了这个峡谷。    “父王,儿臣愿以五百骑前去探路。”关键时刻,呼厨泉站了出来。    栾提羌渠回头,只见呼厨泉自信满满,心里也不禁老怀欣慰,当即道:“既然王儿有这般把握,那父王就允了,准你带兵五百,前去探路。”    “不过切记小心,如有埋伏,就立刻退回来。”栾提羌渠不忘关心道。    “父王放心,凭某手中长矛,即使汉军真有埋伏,某也能安然脱身。”    栾提羌渠见呼厨泉如此自负,不由心里暗暗后悔。不过在三军面前,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    “王儿不可掉以轻心,小心为上。”    栾提羌渠只能再三警告。    呼厨泉见老父如此认真,虽然心里不以为意,但是还是将自己的轻视,稍微放低了些。    “儿臣知道了,会小心为上。”    呼厨泉应道。    栾提羌渠闻言,心里的大石,跟着放下了一点。    ..............................................................................................................................................................    在栾提羌渠的注目下,呼厨泉领过五百匈奴骑兵,有惊无险地穿过了那个可能有埋伏的峡谷后,呼厨泉看到了汉军废弃下来的,那破破烂烂的大营。    “这是逃走了吗?还是...”进了大营,呼厨泉看着随风招展的“凌”字大旗,心里有些不安,他怕龙城已经被攻陷了。    “全军随我先去龙城。”    呼厨泉策马在前,很快就抵达到了龙城脚下。    “呼延灼,国相可在。”呼厨泉见龙城上并没有汉军的旗帜,微松了口气。    “可是右贤王?”    呼延灼一直守在城墙上,所以甫一听到呼厨泉的声音,就探出了白花的脑袋,高声问道。    “正是某。”    呼厨泉看着城墙上的呼延灼,道:“国相信中所说的汉军,国相可知他们的踪迹。”    呼延灼摇了摇了头,老脸有些讪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