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浦东巨变 (第1/1页)
二号在基地中来回徘徊,他已经有近三天没有睡好觉。根据卫星传来的消息,整个美洲已经大部分沦陷,成为了丧尸的乐园。而华夏虽然远在亚洲,但是二号有预感,不可能会这么简单。 他已经下令全境封锁,边防部队将边境线拉了几层封锁线。 “报告!” 一个传令兵神色匆匆的跑了进来,一脸焦急。 “怎么了?慢慢说。” 二号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浦东市,浦东市出现了大量丧尸。” “什么?” 二号叹了一口气,最坏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封锁浦东市,清缴附近城市,把赵立新的第五军调过去。” 二号思前想后。 “第五军?” 士兵愣了一下,第五军可是号称军中铁军啊,但是不敢迟疑,小跑着把命令传了下去。 隶属于东部战区的第五军是一支机械化部队,并且有自己的陆军航空兵。相信有第五师的出手,浦东市的情况应该能控制的住吧。 “给我接王城。” 二号起身,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华夏修真界,虽然隐世已经很久,但是情报系统却根本不输国家机构。他们虽然听到了这个消息,但是都选择了按兵不动。他们以为靠着世俗界的力量就可以摆平,只是把山门封锁,又加持了几道阵法。 峨眉山自然也收到了这个消息,张天坐在次位眉头紧皱。 欧阳锋的态度很明确,不能出手。 理由很简单,修真界不能插手世俗界是大家一起定下的规矩,EMS市主导人之一,也是监督人之一,怎么能监守自盗。况且峨眉山之前为了救张天,已经搭上了一半的隐藏力量,峨眉山八门之一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此时不能出现一点力量上的损失。 张天从头到尾一言没发,浦东市,自己曾经梦想的天堂。 他摇了摇头,三年期限马上就到了,他不能在这种事情上出手。他相信华夏能控住的局面,第五军的开拔他也得到了消息。 这边高磊主动请缨,跟随第五军前往了浦东市。 此时的浦东市已经沦为了一篇废墟,不少人趁着混乱大肆犯罪。抢劫,强jianian,数不胜数。第五军只有七万多人,面对有着千万人口基数的浦东市显得有些无力,好在浦东市位于长江出海口,这里驻扎着华夏的两支海军舰队。 赵立新和高磊在直升飞机上,身前的桌子上摆了一堆堆的照片。 这些照片都是卫星拍下来的。 “妈的。” 赵立新首先有些恼火。 “这帮蠢货,总是一厢情愿,国难当头,都想让我去救他们的亲属,那浦东市还有一千万百姓呢,即使发生了生化危机,那至少也有近百万的人存活。” 赵立新发泄完之后,拳头舒展开来,他感受到了深深地无力感。 “通知陆军航空兵第三师,派出直升机救这些人。” 高磊坐在一旁看着赵立新,但是却缄口不言,一字不说。他是搞政治的,他知道有些东西注定就是不公平的。 “扑通。” 飞机颠了一下,那个抱着那堆文件夹的士兵倒在了地下,资料散落了一地。 “那是?” 高磊无意间看到了,啊堆散落的资料里仿佛有一个熟悉的人。 “等等。” 高磊起身。 “给我看一下。” 高磊抽出那张资料。 “武长伟?” 高磊点了点头,自己果然没看错。 张天已经不在了,武长伟还算一个可交的朋友,自己有必要去救他。 “救这个人的任务包在我身上,再给我派一队士兵就行,不用太多。” 赵立新带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高磊,他同时也记住了武长伟的名字。 高磊是什么人物,在华夏混的数一数二,能让他动容的没有多少事情。 高磊看着赵立新的目光却是毫不在意。 自己是一名修真者,那些没有灵智的丧尸就如同大白菜一样,对于他来说信手拈来,还卖了武长伟一个人情。而且他有直觉,张天没有那么容易死。万一张天没死,间接的张天还欠了他一个人情。 第五军的速度很快,很快扼守住了浦东市向内地进出的交通枢纽,同时用高爆炸药造出一条条巨大的鸿沟,来隔绝那些丧尸的穿越,同时设置士兵驻守。 同时派出几支搜索队伍,争取能救一些事一些。 …… 三天后。 高磊嚼着口中的干粮,一边审视四周。 来到这里已经两天了,他按照情报上的地址降落,但是发现这里却早已经空无一人。武长伟的踪迹仿佛消失了,这些丧尸的习性他也摸清了,虽然实力很低,但是极为难缠。如果他同时被几百个丧尸围住,恐怕也是回天乏力。 高磊也不由得在心中庆幸,辛亏自己带了一支小队来。 正值中午,但是天空却黑了下来。很快就淅沥沥的下起雨来,那些豆大的雨点呈现出黑色。无数丧尸冲出房间,对着天空兴奋的叫了起来。 高磊有一种错觉,这些丧尸的实力仿佛又增强了几分。 身后的连长倒是有一些兴奋,拿着一把消音狙击步枪不断击杀着街上的丧尸。 “哎,真不知道这帮米国佬造了多少孽,没弄出武器把自己害了。” 连长有些感慨,米国大半沦陷在军队当中已经不是秘密。 高磊看着他摇了摇头。 米国的军事力量可是要比华夏强大,即使反应慢了也不应该到眼下的局面。恐怕米国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可言状的东西,但是苦于一直和米国联系不上,也不知道米国具体发生了什么。 第五军的指挥部设置在了距离浦东市不远的XA县,此时的XA县绝大部分居民已经撤到了内陆,县政大厅被临时改成了指挥部。 他深感到了无力,这七万多人对于浦东市来说就是沧海一粟,造成的有利影响实在很小。 他思拂许久,决定给二号打了个报告。 “此时为救助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最佳时机,迟则生变。” 报告很短,但是二号感受到了他身上的压力。 二号一宿没睡,他又何尝不懂。 但是华夏的三百万军人已经大部分动员起来,华夏有十几万里的陆基线和海基线,海需要有卫戍部队进行策应,还有每个城市的维护秩序工作,实在抽调不出其他部队。 “不如正着那些预备役的士兵吧,他们曾经也是军人。” 总参的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 是啊,华夏又七千万的退役士兵,他们就是华夏的中坚力量。 若有战,召必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