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帮朋友 (第1/2页)
李建华没有贪杯,喝了一两左右的茅台酒,他就不再喝了。 吃过晚饭后,李建华对家人说:“我出去一会儿。” “出去干什么?”李孝珍问道。 “我听说温忠良华返城了,我去看看他。” 李建华口中所说的温忠良是他的好友兼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后,就下乡了,今天下午,他听另外一个同学说,温忠良返城了。 “温忠良,是你初中同学吧?”李孝珍问道,“我记得他来我们家玩过几次。” “是啊,不聊了,我走了。” 李建华骑着自行车来到温忠良的家门口,见到温忠良正在洗碗。 “建华,是你啊!”温忠微笑打招呼道。 “是啊,忠良,洗碗呢!”李建华应了一声,停好自行车,轻轻在温忠良的胸口擂了一拳,“我们有些日子没见了。” “是啊,大半年了。”温忠良笑了笑,“真没有想到你成为了一个大作家。” “我的事情,你知道了啊?” “我也是今天刚听说的。你不来,过几天,我也会去找你。” “那个……找到工作了吗?” “没有。”温忠良轻叹了一口气,“现在很多返城青年待业在家。” “我记得你初中的时候集邮的,现在还集邮吗?” “以前集的邮票还保留着,但很久没有买新邮票了。你想集邮?” “是啊,我最近迷上了集邮。如果你一时找不到工作,你就帮我去收购邮票。” “还要我帮你收购邮票?”温忠良略带惊讶道,“你准备买多少邮票呢?” “每个月花费四五百元不成问题。” “这么多啊?”温忠良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讶,“你写文章这么赚钱啊?” “是挺赚钱的,我写文章的速度很快,稿酬不低,状态好的话,一个月少说能赚一千多。” “哇!”温忠良惊呼一声,脸上流露出带着羡慕的笑容,“你发达了。” “明天上午,你来我家一趟,我们一起去趟东华门,很多人在邮票总公司门口买卖邮票。” “行。我家的自行车都有人骑,你载我去东华门。” “我载你去,你载我回来。”李建军微笑道,“明天,我陪你去一趟,之后你一个人去。” “我怎么帮你收购邮票啊?” “我需要什么邮票,可以列个清单,各种邮票的收购价都标出来,这是你卖给我的价格,至于你的收购价,我就不管了,收购邮票的本钱,我来提供。”李建华压低声音说道,“你放心,只要你用点心,帮我收购邮票,肯定能够赚到钱的,一个月赚七八十,问题不大。” 温忠良闻言一愣,略带疑惑地打量了李建军几眼,绝对对方在吹牛,他觉得自己帮对方买邮票不可能月赚七八十块钱,嘀咕道:“一个月买四五百元的邮票,就算你集邮,也不用买这么多邮票啊。” “忠良,我觉得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华夏就变天了,现在不能做的事情,将来可以做。可能现在政府会觉得买卖邮票这种行为是投机倒把,而以后国家允许百姓买卖邮票。我觉得将来集邮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以前发行的邮票,存世量是固定的,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会越来越少。买邮票的人多了,而邮票数量有限,物以稀为贵,将来老邮票,特别是一些发行了少的珍邮,将来价格涨幅肯定会很大。我靠写文章赚了一些钱,把钱存在银行,也没有多少利息,用来买邮票可能更划算。” “你还真精明。”温忠良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老邮票将来会涨价。” 这时候,温忠良的母亲从屋里走出来,见到了李建华,笑呵呵道:“建华,你来了啊,进屋坐啊!” “阿姨,我就不坐了,我和温忠良聊几句,我就回去了。” “妈,您别管了。”温忠良说道。 “你这孩子,你同学到了家门口,你不请他进屋坐坐,给他倒杯茶,这像样嘛?”温母瞪了儿子一眼。 “阿姨,您就别客气了,我和忠良说悄悄话呢!”李建华笑呵呵道。 “随便你们了。”温母微笑道,“建华,你吃过晚饭了吧?” “刚吃过。” “妈,您就回屋吧,让我和建华好好聊几句。” “好,好,我不打扰你们了。”温母微笑着回屋了。 “我妈挺烦人的。”温忠良苦笑道。 “我妈也差不多,呵呵,我们可不能说自己的母亲烦人,长辈也是为了我们好。”李建华灿灿一笑,“最近大半年,过得还好吧?” “下乡有什么好的,苦死了。”温忠良顿了顿,问道,“你说你一个月赚一千多,是高考之后,每个月都能赚这么多?” “算平均的话,差不多有两千。不过,每个月,我要给家里交一些钱。” “给家用,也是应该的。”温忠良呵呵一笑,打趣道,“你还真厉害,以前怎么没有看出你有写作方面的才华啊!” “我早就知道自己有这方面的才华了。”李建华半开玩笑道,“我不和你聊,明天和你去东华门,今晚还要写点稿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