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苏动 (第1/2页)
第一章苏动 晋朝定国千年,国力昌盛。为天下三国之一。国内以北多山川大泽,其内有大妖魔头汇聚,时常出没,祸害人间。 宁安郡靠近太舟山脉,其内有一县,名为平安县,县内风景怡人,民风淳朴,县内有一庄子,名为杨家庄。 傍晚,夕阳西下,蛰伏在山头,橘红色的斜晖照耀在杨家庄的门楼街道上,映照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流,庄子虽说是个小庄子,可也有上千人口,这世界天地灵气充盈,人口繁盛,正常寿命也长的很。祖孙四代同堂的,多见的很。 街道上,有一马快速奔来,马背上有一年轻人,满脸张扬。 “前面的让开,让开。” 马蹄声急,街道上诸多行人慌忙避让。 可前方有一年迈老者,老者头上虽有白发,可身形挺拔魁梧,听到呼喝声,却不理不睬,自顾自兀自走着,眼看马蹄就要踏上去。 那马背上的青年面色微变,急急拉住缰绳。如今县内县丞公正严明,真要当街伤人,少不了一番赔偿和一顿板子。 “吁!” 马蹄连踩地面,堪堪在老者背后停下,马背上年轻人怒瞪着前方的老者。 “你这老家伙,耳背了不成?” “谁家的小子,这般骄横。”老者冷哼一声,转头看来,虽鬓角斑白,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之相。 “啊。是杨老太爷。” 马上那年轻人面色大变,急急下马,连连赔笑作揖。 “小子杨聪冲撞了老太爷,老太爷可千万别生气。” “哼,我道是谁。原来是二郎家的。二郎也算庄子里知书达理出了名的,身上还有功名,怎的教出了你这么个儿子,”杨老太爷一瞪眼,随即一摆手,直接走过去,拉上杨聪身后马匹的缰绳。 “这马我收了,给你长长记性。” “哎,老太爷,我的马。”杨聪急道,这马,可是他刚刚花了二十个大钱从马场购得。本想威风一场,没想到,转眼就被收走,如何甘心? 老太爷却回头瞪他一眼。 “想要马,让二郎来我家要来。我正要好好和他说道说道。” “我爹?” 杨聪顿时焉了。告诉他爹?那可不是一顿板子的事。怕不得让他憋在家里抄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整整数月? “我还不如告诉我苏动哥呢!”杨聪嘀咕一声。 “那你去告吧。看他给不给你出头。” 老太爷哈哈一笑,拉着马走了。杨聪还跟上去,希望老太爷心软还给他。 周围老商贩们都看着这一幕,议论纷纷。 “这杨安,前半辈子走镖跑马,在外面也是过着刀口上的活计,听说还有过老婆,后来老婆都跑了,晚年才回来咱们庄子。倒也命好,现在啥也不干,整天也就是溜溜街,逗逗这些晚辈们。” “你要有一个咱们县内飞鱼捕头的儿子,你也可以整日的遛鸟喝茶。” “是义子,那孩子姓苏,可不姓杨。” “虽是义子,可是待这杨安,难道还比亲子差了?” “倒也是,说起来,也有五年了吧,五年前要不是杨安在庄子外的浑河畔把那小子救起来,哪有他今日的风光。” ..... 议论纷纷。 五年时光。 杨安的家,就坐落在庄子南边的大胡同里,胡同内只有一家一户,在庄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宅院,前门楼上书杨府二字,可严格来说,这宅子的主人却姓苏。 平安县三大飞鱼捕头之一,苏动苏捕头的宅邸。 县丞虽说是七品官,可是管理一方民生,权力不可谓不重,而麾下捕快衙役之类自然并无官职在身,可捕头不同,县内捕头分为两种,一为正捕头,乃正常统领捕快衙役头领,是享受皇粮,得朝廷官职加身的,代领九品官职,还有一种,为飞鱼捕头,飞鱼捕头,赏飞鱼袍服,朝廷正八品官职,协同县丞管理地方,地位当然大大不同。 像平安县,编制一百五十名捕快衙役,这些捕快衙役,也分成三部,分属三大飞鱼捕头统领。 县丞要驱使飞鱼捕头,也需要有好脸色,因为县丞能罢免代领九品的正捕头,却动不了朝廷赐下的正八品飞鱼捕头。一县县丞要是离任,可以带走正捕头,衙役,却带不走飞鱼捕头。 杨老太爷开开心心拉着马走进自家宅子。嘴里还哼着小曲,显见心情颇好。 “老爷。” 一进门,有下人迎上来。 “嗯,福安啊,把这马拉到后院,过段时间给那二郎家还回去。”杨安咧嘴一笑,道。他还真不贪一小家伙便宜。 “是。”那下人点头,连牵过马匹。 “动儿呢?” “大人在后院练刀呢。”下人福安连道。 说起那位大人,这下人的眼中都闪过一抹敬仰之色。在他眼里,自家大人的本事,那可是大得很,以他的见识。自然满是崇敬。 “我去看看。还有事和他说呢。”说着便向后院走去。 杨家的后院,有一专门的练武场,练武场内,一道矫健身影正挥舞长刀,在院中翻转腾挪,那身影身穿一身白衣,身形挺拔而精干,长发束起,面容年轻刚毅,颇为俊朗,看年龄,也就刚过二十。手中一柄长刀长约七尺,刀身略窄,可挥舞起来,刀光如银华匹练,环绕于身,好不霸道。 “这一刀,该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