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改嫁?(二更) (第2/2页)
去接长女回来,也算给彼此一个台阶下。如若不然,吏部十几年前的卷宗,能让刚上任的周长儒这般快速的就翻出来? 离京后入义村前的这段历史,周氏从未对子女们说过。 这次弟弟派人来接她,她也隐约能猜到父亲和祖父的苦心。当她对着父亲却叫‘大伯’的时候,父女俩心里都是难以言喻的酸楚。 周言看着离家多年的长女,未从她身上看见历经世事磨折的风霜和凄楚,但眼神早已不再清澈纯净,而是多了一抹苍凉。 再看看跪着的几个外孙,神情不自觉的柔和下来。 “起来吧。” 季菀姐弟三人站起来,乖顺的站到母亲的身边,听长辈发话。 周言打量着几个孩子。 大外孙女美丽沉静,肖似其母却明显坚毅沉稳,不似女儿那般柔弱。次外孙女小一些,有些微的紧张和怯懦。小外孙则单纯可爱,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他,让人一见之下就心生欢喜。 周言脸上露出几分笑容,对着他招了招手。 “珩哥儿,过来。” 季珩没立即过去,而是抬头看向母亲。 周氏对他点点头,他便迈着小短腿走到周言面前。 周言问他,“珩哥儿几岁了?可有读过书?” 周氏答:“今年五周岁。还未正式启蒙,只略识得几个字,素来有些顽劣。” “小孩子,贪玩些也无妨。” 周言显然很喜欢这个小外孙,“五岁,也该启蒙了,以后就让他和韫哥儿他们一起念私塾吧。” 周氏道了声‘是’。 周言又道:“府中请了女夫子,从明日起。菀姐儿和容姐儿,也跟着府里的姑娘们一起上课。” 周氏仍是点头应‘是’。 周言看向恭敬垂眸的长女,长叹一声。 “你祖父这几日都住在宫里,等他回来,你再携菀姐儿他们几个拜见吧。” “是。” 长女素来寡言,再加上父女分别多年,一时之间有些生疏也正常,周言未曾多说什么。 “不早了,你带菀姐儿几个回去歇息吧。” 周氏行了个晚辈礼,带着孩子们走了。 等几人消失在夜色中,周言才对旁边的儿子说道:“你jiejie这些年怕是吃了不少苦,你让素芬约束好府里的下人,不可有所怠慢。” 当年出了那桩事儿后,府里两个嫡姑娘身边的丫鬟全都遣去了外院做粗活。早些年老太君管理内宅严谨,程氏也是个厉害的,如今内院之中,几已无知晓当年内情的下人。 甚至连认识周氏的,都已不多,也都是爷儿们身边的亲信,嘴巴紧,不会乱传。 也正是因为陌生,难免有些不懂事的下人,伺候起来难免不上心。 周长儒道:“父亲且放心。长姐身边伺候的,都是素芬精心挑选的人,绝不敢轻慢。” 周言嗯了声。 “如此便好。” 嫡长女是他原配妻子关氏唯一的骨血。当初关家落败,为避免关家女儿族人轻辱,父亲亲自登门提亲。关氏嫁给他的时候,才十三岁。那时候的他,刚满十六。 周氏是两年后出生的。 那是他的嫡长女,又是妻子用命换来的,他自是疼爱非常。应妻子所求,他在一年后娶了随妻子住进周府,一直由老夫人亲自教养,性情温和,知书达理的小关氏。 谁知小关氏竟是个糊涂的,竟受自己那个眼皮子浅的女儿挑拨撺掇,做下这等辱没门楣的丑事,把自个儿也搭了进去。 如果不是看在她为周家生儿育女,也为着嫡子的前程名声,他早把那女人送去庄子了此残生了。 现在长女回来了,但一直这么住在娘家,也不大合适。 其实周言有个想法,既没和父亲说,也没和嫡子说。那就是,他想再给嫡长女寻一门亲事。寡妇改嫁,虽说出来不大好听,但至少能让长女后半生有个依托。 ------题外话------ 其实周氏的前半生遭遇,大部分都是自己作出来的!嗯,就酱紫。 韫【yùn】:出自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