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铸炮 (第1/1页)
对于张小川的上书,朝廷最后的答复是:可以奖励工匠,提拔成吏,不可为官。 对于这样的结果,张小川感到很无奈,掌握南宋朝廷的士大夫阶层,封死了除了科举之外的大部分能够当官的途径。 不是读书人的话,想要当官,要么去沙场上以命相搏,要么就像辛弃疾和张小川那样,虽然没有科举,但是因为非常有才华而被皇帝看重直接封赏当官。 对于这个结果,张小川并不感到意外,能提拔成吏员,对工匠们来说也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待遇了,至于当官,来日方长,以后慢慢争取好了。 当然,张小川最关注的还是火器营的建设。 在宋朝,军队中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火器,其中火器包括火箭、震天雷、霹雳炮、突火枪、火球、猛火油柜、手榴弹和地雷、炸弹和毒气弹、烟火等。 只是这时候的火器,就好像是火车刚发明出来时那样,还跑不赢马匹。 在宋朝,火器在战争中只是辅助武器,主要兵器还是刀枪剑戟弓箭弩等等。 火箭,后世火箭的雏形,只不过和后世火箭相比,这时候的火箭是真的箭,就像窜天猴一样。 震天雷,后世手雷的放大版,用生铁铸壳,里面放火药,战时点燃引信后用绳子绑着抛向敌人。 霹雳炮,巨型手雷,用投石机发射,因为声音像打雷一样巨大,所以称为霹雳炮。 突火枪,后世火枪的原型,只是这时候的火枪只是直直的一根小铜管,一尺多长,后面有装有一根像是剑柄一样的手柄,开枪时点燃引信对准敌人,把弹丸射向敌人就行。 和后世的火枪相比,这种突火枪的威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付没有任何甲胄的士兵却有很大杀伤,前提是要打中要害。 火球的话,就是用含硝量低,燃烧性好的火药用纸包成一个球,外敷松树脂防潮防水,作战时点燃投掷敌人,起到引火作用。 至于猛火油柜,则是后世的火焰喷射器原型,里面是液体燃料,唐朝称石脂油,宋朝沈括命名为石油,点燃后用力拉风箱,就能把燃烧的石油喷射出去,可以用来燃死敌人。 至于手雷,地雷,炸弹,这个就不用介绍,看名字就知道了。 毒气弹的话,就是火药里面参杂有砒霜等有毒物质,以及比较有刺激性的东西啥的,主要是用毒烟熏敌人,使敌人的战斗力下降,这种毒气弹和后世的毒气弹最大区别就是,这种毒气弹不致死。 从宋朝的火器发展来看,门类还是比较齐全的,只是都处于火器的最原始阶段,无法和欧洲中世纪之后的火器成熟阶段相比。 如果让宋朝把火器发展几百年的话,只要大宋自己不内乱,那时候想要灭掉处于南方水网密布的南宋,别说一个蒙古,十个蒙古可能都够呛。 当然,打战不是看武器先进,最主要还是看人,只要宋人有共产党领导下国民的那种凝聚力,别说是火器时代,就算是石器时代,凭借上亿的人口,十个蒙古都不可能打赢宋朝。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南宋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富者良田万顷,贫者却无立锥之地,这让百姓们很是有仇富心理。 虽然百姓不至于像明末那样一发生天灾就只有饿死,但是想要让百姓心甘情愿的帮朝廷打仗,那几乎是不可能,因为打仗是要死人的。 这也是南宋朝廷之后的一百多年都不喜欢打仗的原因,因为百姓不支持,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或者是丈夫送到战场送死。 当然,有时候武器的先进,也能够让战争的天平倾斜到自己这一边。 所以这就是张小川要改进研发新式火器的原因。 火器营,接管了以前制造火器的班子,差不多有两百多人,但是这点人数在张小川看来根本不够用。 于是张小川向朝廷上书,允许他从民间招收人手。 这样的要求,朝廷没有任何为难就准了,于是张小川亲自来到了大沙村,找到了大沙村印刷机机械厂的“厂长。”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 这是赵奶奶的一个族中侄辈,因为头脑灵活,所以学技术很快,最后被张小川任命为机械厂厂长, 张小川问他愿不愿意带着一些人给朝廷做事,工钱要比厂里高,而且还能够当官。 对于给朝廷做事,很多人自然没有意见,于是张小川至少抽走了机械厂一半的工人。 几个厂里的领导层,更是直接当上了朝廷的吏员。 与此同时,张小川更是把制造印刷机放到一边,带人研制起了他所需要的机械。 比如水力钻孔机械,钻床,镗床等一些需要精度的机械。 还好,机械厂经过一两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些可用的机械,算是有了一些底子,制造这些需要一些精度的机械也只是费一些时间而已。 主要还是设计这一块,张小川必须要考虑到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能够达到的效果,而不能盲目的追求复杂和精度。 另一边,张小川也开始设计如何铸炮,他准备采用后世的铁模铸炮法,只需要用模具浇筑一个两半开的圆形铁模,铸造大炮时,中间放上泥芯,就可以批量生产铜炮。 这天,张小川把所有铸造工匠都叫到一起开会,这其中不乏有几十年铸造经验的老师傅。 “各位,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铸造火炮,你们可以看成是突火枪的放大版,这种炮的炮口直径要有三寸六(十二厘米),长度要达到五尺,(一米六六),炮身,炮架,加上车轮,重量大概在一千斤左右……” 张小川站在一块黑板前面,用粉笔画了一门拿破仑炮12磅炮,然后向所有人讲解说到。 随后,张小川又给所有人讲解起了这种炮的铸造方法。 会议一直持续到了几个小时以后。 “我们一开始,需要用生铁铸造一些外模,这里需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如果铸出这种火炮后,我就会给大家向朝廷请功。 我向大家承诺,到时候朝廷的赏赐绝对不会每人少于五十贯钱,如果少了这个数,我亲自给你们补上。” 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在张小川极高赏赐的承诺中,工匠们非常热情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工匠们按照张小川的要求开始制作泥模,这是铸铁模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