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 琉璃?玻璃 (第1/1页)
“老头,你找人帮我去绍兴运一船耐火砖送到大沙村,我有用。”张小川朝老头说道。 “你要耐火砖干什么?难道你又准备建一座平炉?”张老头很是诧异。 “不是,用来赚钱,你到时候就知道了。”张小川说道。 几天后,花了上百贯钱,张老头轻松给张小川运来了一船耐火砖,这还是因为张小川建炼钢厂时把耐火砖的制造方法传了下去,才能第一时间买到这么多耐火砖。 耐火砖有了之后,张小小川在大沙村靠近机械厂的地方选了一个地方,然后让工人建了一个特殊的火窑。 等窑建好了之后,张小川用一个大瓷盆做坩埚,找来石英砂,石灰石,苏打等材料一起放入坩锅内,然后再放入窑内加热烧制。 当然,这个过程只有他和张老头两个人,他负责烧制,张老头给他打下手。 在一千多度的高温下,这些材料开始融化,最后在坩埚内形成了橘黄色的液体。 这,就是玻璃的烧制过程,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随后,张小川开始关闭窑火,让温度下降,直到大概六百多度为止。 这个温度刚好是可以让玻璃软化的温度,之后,他用工具从坩埚中挑出一团玻璃液放在一旁,等玻璃液冷却后,就形成了一团不规则的淡绿色玻璃团,玻璃团上还带了一截尾巴。 虽然如此,但是这团玻璃放在阳光下也是熠熠生辉,非常漂亮。 “这,小川,你这是做的琉璃?”看到这团玻璃的形成,张老头顿时目瞪口呆。 琉璃啊,那可是比水晶和玉器都要珍贵的东西,怎么可能就这样做出来了呢? “不是琉璃,是玻璃。”张小川纠正老头的话说道。 “哦,不是琉璃啊!”听到张小川的话,老头有些失望,如果是琉璃的话,肯定能卖上大价钱。 古代的琉璃制作和玻璃根本不一样,玻璃是把石英砂融化成液体后形成的东西,就像是炼钢一样。 而琉璃,通常是像瓷器一样烧制出来的。 和瓷器不同的是,瓷器是用材料做成器具泥胚后直接放入窑里烧。琉璃则是先做一个器具的模具,然后把琉璃材料和模具一起放进窑里烧制,琉璃材料在模具中融化后,就会按照模具的样子形成器具。 制作琉璃的过程极为复杂,有几十道工序之多,而且成品率很低,制作一件琉璃器具,差不多要二十多天到一个多月之久,是制作一件瓷器成本的很多倍。 中国之所以不流行琉璃器具,其成本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琉璃在古代是皇室用品,一般百姓家庭根本不允许使用的,这也限制了琉璃的发展。 而玻璃则不同,玻璃可以批量生产,制作器具也相对简单,而且成品率高。 相对琉璃来说,玻璃更是可以完全回收使用,这点是琉璃拍马也赶不上的。 接下来,在张老头的注视下,张小川又拿出一根特殊制作的铁管,然后用铁管挑出一大团软化的玻璃液。 让玻璃液覆盖在铁管一头后,张小川不断转动铁管,并且尝试用工具把玻璃液均匀覆盖在铁管上。 再之后,张小川开始用嘴对着铁管吹气,很快玻璃团就膨胀起来。 十几分钟后,经过张小川不断加温吹制,并且进行最后的裁剪,一支玻璃杯就制作就完成了。 只是这只玻璃杯怎么看怎么丑,凹凸不平不说,瓶口还不圆。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把一旁的张老头看的一愣一愣的。 “好了,玻璃算是做好了,你明天去大沙村找一些信得过的人来学这个,咱们以后能不能赚钱就看它了。”张小川朝老头说道。 最后他还说道:“以后你就负责用这个赚钱。” “那你呢?”张老头问。 “我要给你建大勾栏,还要寻找一些化学原料,想办法让玻璃变成透明的,好用来制作玻璃镜,我可忙着呢。”张小川说道。 随后几天时间,张老头找来了一些信得过的大沙村赵奶奶的族人,然后每天开始练习吹制玻璃。 而张小川,则是一边指导工人建剧院,一边到处寻找各种有用的化学原料,然后想办法让玻璃变成透明的。 一个月后,张小川意外找到了锰矿,经过一番实验,他可以让玻璃变成黄色的三价铁玻璃,和紫色的三价锰玻璃,然后用两种颜色的玻璃互补成为透明的白色玻璃。 当然,张小川还可以加入其他原料,让玻璃变成其他各种颜色。 而这时候,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一群大沙村的一群年轻人,也终于掌握了简单吹制玻璃器皿的方法,并且可以用各种工具把玻璃器皿制作的非常漂亮。 “不错,非常漂亮。”当一件件各种颜色的玻璃器具摆在张小川眼前时,张小川知道,赚钱的时候终于来了,有了这些玻璃器具,别说是一座勾栏,十座二十座勾栏他都能建的出来。 大宋虽然大部分农村百姓都很贫穷,但有钱人还是很多的,他们不在乎花一点小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东家,玻璃器具都已经包装好了,各种颜色的玻璃杯有三百四十六多件,玻璃碗碟有一百零三件,玻璃瓶六十八件……还有各种颜色和大小的玻璃珠一千三百八十六颗。” 赵三拿着一个册子朝张小川说道。 “另外,按照你的要求,刘师傅也已经把你要的几副棋盘雕刻好了。” “行,给我拿二十只杯子,十五只碗碟,五只玻璃瓶,各种颜色的三号玻璃珠也给我各挑选五十颗准备好,我明天要用。”张小川朝赵三说道。 赵三和赵山,是一开始就跟着张小川保镖,不过现在两人都在替张小川打理作坊和生意。 第二天,张小川把赵三准备的玻璃器具搬上马车后,就进城直奔建王府而去。 “殿下,张小川来了,还带来了一车礼物。”这天赵眘刚从外面回来一个下人就朝他如此说道。。 “嗯,知道了。”赵眘答应一声,就朝接待客人的客殿走去。 当赵眘来到客殿时,这里围满了看热闹了下人,人群中更是不断传来惊呼声音。 “都干什么呢?挤在这里吵闹成何体统?”赵眘朝围在一起的下人们呵斥。 下人们听到呵斥,再一见赵眘来了,顿时灰溜溜的离开。 “爹爹,快来快来,小川哥哥送了跳棋,好好玩啊!”赵媛媛朝赵眘高兴说道。 下人们离开后,赵眘就见客殿中,张小川和自家的小女儿赵媛媛,三儿子赵惇,还有夫人郭氏一起围坐在一张圆桌前,圆桌上还摆放着一副他不认识的棋盘。 “殿下。”见到赵眘,张小川也是连忙行礼。 “不必多礼。”赵眘朝张小川摆摆手,然后问道:“你们这是下棋呢?这棋我怎没有见过?” “爹爹,这是小川哥哥发明的。”赵媛媛朝赵眘说道:“而且小川哥哥今天还送了很多东西,你看那边。”说话间赵媛媛还朝一个方向一指。 顺着赵媛媛指的方向看去,赵眘就见客殿最里面也摆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玻璃器具。 “琉璃。”赵眘诧异,他朝张小川说道:“你送这些琉璃作甚?怕是要费不少钱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