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章 守粮吏 (第1/1页)
夏大王没想把公高这般cao使,毕竟他都一把年纪了。 但公高趴在地上长跪不起,看那样子是无论如何都要为夏大王当一个垫脚之石。 夏大王无奈,踩着公高上了马。 这马儿果然温顺,身上多了一个人,都没有丝毫动弹。 “快起来。” “是。” 这一幕瞧得薛舟那脑袋都不摆动了,一个劲的心里暗想着。 “哎呀呀,舟怎么没想起来还可以为大王当一个脚垫。” 他冲公高佩服起来,看看人家老头眼珠子多活泛。 公高站起身来了,摆了摆衣袖脸上丝毫不见变动,两步来到马前去拉那缰绳。 “你干嘛,舟要为大王牵马。” 薛舟急眼了,这是跟他抢工作啊。 那公高淡淡的冲着薛舟说道。 “你牵马,大王担心那马会飞。” 薛舟看了一眼夏大王,讪讪。 不由自主手上松了一些,缰绳被那公高抢了过去。 公高拉着马走了两步。 “大王,这马走动与跑起来自有韵律,想要骑马,不可板正坐在那马上,要随马动而身摇。” 夏大王坐在马上稳稳当当,就是下意识手扶着马鞍。 估计是怕掉下来了。 夏大王冲着公高问道。 “寡人不是让你留在窑炉那边,与他们一起做瓷器的吗?你手艺不错,可多琢磨,这白瓷不过是最低等的玩意,等到你们熟练,做出来好物来可卖高价。” 公高忙拱手作揖。 “大王勿怪,只是窑炉刚添新火,新胚准备妥当,暂且无事公高就赶紧来大王身边随侍。” “无事你可以去休息,没必要围着寡人转。” 公高摇头。 “公高乃是大王身边宦臣,理应不离左右。” 夏大王无奈,尝试放松了一下的手臂,在马上摆动。 “你说的寡人听了,你会骑马?” “回大王,一应皆熟。” “寡人本来还让大司空去找别人,童童喂马,小丫头不懂,不过既然你懂,回头你多照应一下。” “是。” 夏大王忽然道。 “对了,这马上的马镫呢?怎么没有马镫?上马都不方便!赵王留马鞍在,缰绳也在,唯独没有这马镫啊。” 公高疑惑了一下。 “大王,马镫是为何物?” 夏大王笑了笑,没有开口。 公高了然不再多问,只是道。 “大王上马下马,公高可为驱使。” “你年纪大了,寡人怪不忍心,不过你动作倒是熟练。” 公高笑了起来了。 “大王不知,公高自小就入了魏王宫,初时便做这马踏之事,这背上踩人不知几何,自然熟练。” “哪个魏王宫?” 还不等公高回答呢,夏大王问询道。 “魏庄公?” “是。” 夏大王唏嘘了一下。 诸侯国在自己国内可称为王,在外也多称呼为王,但实际上在碎国律法上,都属于公。 这公便是勋爵。 这魏庄公,夏大王即便是穿越而来的人也有耳闻。 说碎国哪个诸侯国最大,彼时一定会提起这魏庄公来。 先不谈那魏国有多大面积,就这么说吧。 庄公好武,手下将养士卒足有十万众,庄公喜文,便有门客三千人。 庄公好大,据说那魏王宫只比碎国共主的王宫小上一寸。 这一寸是怎么算出来的,也不知道。 反正说这魏王宫极大。 庄公喜好奢华,听闻王宫之中尽是奢靡。 这样说起来,除了碎国国主之外,普天之下没有人能比的上那魏庄公的。 魏国人行走天下。 无论去了哪,平日里其余诸侯国的人都要矮上三分,连碎国都城里的人,也是如此。 这般威势这普天之下,简直独一份了。 这便是魏国最风光的时候了。 要说现在这魏国…… 没了。 对,几十年前的魏庄公,说不得现在枯骨都化成灰了,而且,魏庄公身首异处,连死,旁人都不知道死在哪。 至于强横一时的魏庄公怎么会落得这么个下场。 听说是谋反。 是不是真的,就要问现在的共主了。 反正他现在倒是还活着。 庄公死后,国土便不再为诸侯所有,碎国收编了庄公的士卒,下令遣散了侍女宦臣。 搬空了庄公的金银珠宝。 公高这话,照此说来,他的来路到不足为奇了。 这些,细想起来确实令人唏嘘不已,昙花一现之间呐。 “大王,这勒缰不可过急,过猛。这马儿通灵,若是要调转马头,或是转动,轻轻拉动缰绳即可……” 有会骑马的人教导就是不一样。 才不到一会的功夫,夏大王就能轻声驱使那马匹来回走动了。 与时候甚至还能慢跑一下。 虽然距离熟练还相差甚远,但不日夏大王怕是就能独自骑乘了。 折腾半晌夏大王才从马上下来。 之前人骑在马上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觉,可是现在下了马,就感觉两股之间有些疼痛。 这都是磨得。 况且夏大王这还是麻衣。 “大王,此况实属正常,要多多适应才行。” 公高在牵着马道。 夏大王点了点头。 将马重新送到猪官手上,夏大王正打算回了王宫去。 薛舟就跑了过来了。 “大王,班城守粮吏来了。” 夏大王闻言道。 “带他来见寡人。” 何为守粮吏,实际上就是收粮税的人。 诸侯国一切自制,但也不是说你诸侯国内的所有的东西都归于你所有。 比如说,碎国就有律。 按照诸侯国大小,良田面积几何,每年诸侯国都要给碎国交税,也叫贡。 每次到了夏收或者是秋收之后,就有人官吏来收这些东西。 都是要交的。 普天之下的诸侯国没有一个是例外的。 夏国小国还好,要交的不多。 但若是一些大的诸侯国,那交起来这个税收来说,真是让人痛心。 “守粮吏骆良见过夏王。” “免礼。” 夏大王端坐在案牍之后,冲他骆良摆手。 守粮吏起身,从怀中拿出来一个竹简来。 “夏王,夏国共有良田七十二亩,合约需交粮五石!均在竹简上有记载,请夏王一观。” 公高上前去接过这竹简,捧着逐渐恭敬的向着夏大王走来。 夏大王随意的在竹简上翻了翻。 点了点头。 “好,守粮吏稍待,寡人这就让人去准备,稍后你可带走!” 夏大王爽快,反倒是让骆良愣了一下。 后狐疑道。 “夏王可是当真?” 问的话反倒让夏大王疑惑。 “这是自然,难不成还有问题?” “没有,没有。” 那骆良叹息道。 “未曾想夏王如此爽快,若是人人都如夏王这般,该有多好。” 看来并非所有的诸侯国都像夏大王这般痛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