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炫富狂魔(感谢落落小仙女盟主打赏!) (第1/2页)
“赵国路途遥远,不知那赵王是否要夜间留宿大王,若是留宿需得明日才能赶回来,若是不留,需得赶那夜路,大王多带些人。” “自然多带。” “再多带些。” “无需这么多吧?” “这些不多。” “若不,把咱们夏国搬迁到赵国去?” 夏大王端坐在牛车上,扭着身子低头冲着鲁艾小声道。 鲁艾听闻惊诧。 “这如何使得?” 只听夏大王没好气说道。 “你也知道使不得,你自己看看都带了多少人了?再拉上几个,那跟搬迁有什么区别?” 夏大王原想带上三五人也就不差。 哪知鲁艾为他准备了这么多人,夏国青壮全部都在,当初与那古国开战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大的场面。 就那这鲁艾还不满足。 还要再把人给带上。 青壮倒是没了,鲁艾竟然寻思着连旬庆老爹旬大夫,薛舟他爹薛长三这样的都不放过。 何以是赴宴? 除却没有妇孺,真的是拖家带口,当真跟搬迁没有什么区别。 鲁艾讪讪一笑。 大王出国,不在夏内,唯恐夏大王国外遇见一点不测。 但也是他想多,这世道那有那么乱,旁的大王出巡人多是为了脸面,并非想的只是安全。 况且路又不短。 夏大王不愿意摆谱的。 那薛舟在旁就开了口了。 “多带些人好,多带些人好,人去了,那赵国总得招待,既然是宴请大王还能不给我们这些来的随从吃饭?若是留宿了,去的人就能为我夏国省今明两顿。 若是不留宿,那也能省了一顿饭。” 听他话夏大王只嫌丢人。 没好气道。 “寡人不比我那老丈人!” 拖家带口去蹭饭?跟那旁人结婚随了五十,去了全家有什么区别。 夏大王得要脸面。 只是夏大王说话的时候,忽略了公子梁寒还在他身边车架上坐着。 “父王如何了?” 公子梁寒好奇的问道。 “没咋地。” 夏大王回道,总不能说老丈人抠门。 说完之后夏大王复又对鲁艾说道。 “就留三五个人就好了,算上薛舟旬庆,不妨再给卢让兄弟俩带上,不要太多人,不然这牛车坐不下。” “还可以走路啊。” “这几十里地,累断腿。” 鲁艾还想再劝慰夏大王一下,但那边大司空已经劝解道了。 “就听大王的吧。” 鲁艾无奈只得照办。 这样算下来,一行拢共七人,夏大王加公子梁寒,前面说的那四个。 还有嫪栗。 嫪栗这人机灵,是芈仲等人比不得的。 原本那公高也是要去的,他言。 “大王出行焉能不伺候。” 可惜夏大王没愿意,他就去不得了。 “带上我。” “你去作甚。” “我不去无人替你们赶车。” 牛车需得老黄牛来驮,见夏大王点人无她,那童童不愿意了,也不知道是舍不得老黄牛还是也想去那赵国看看热闹。 “哈哈。” 夏大王听她的话就笑了。 “没有你张屠夫还吃那带毛的猪rou不成?” 夏大王另所有人拿好了东西都上了车,便喊道。 “嫪栗你来赶车。” “诶。” 那嫪栗答应一声,坐到车前轻呵了一声,那老黄牛就回头看了一眼童童便迈开了步子走了起来。 便是用不到这小丫头了。 一行人自夏国而去,气的小丫头在身后跺脚。 愤愤不平。 夏国人自不到午时出发,于太阳未曾西落便已至赵国边境。 到了这里,便有了大道,那行人也渐多。 这些人都打东边的小集镇上归来,也有人匆忙往那小集镇而去。 周遭村庄也甚多。 虽比不上班城,可见繁华是夏国不能比的。 那小集镇便是赵国王都。 也是那赵国所在了。 薛舟见这一幕便艳羡。 “靠这赵国近了,周遭都该去赵国采买了,平日里肯定热闹,若是我夏国啥时候能如同这样一般就好了。” “是啊。” 剩下的人都在附和。 这也能算的上是繁华?自然对于夏大王这个穿越而来的人言,还没穿越前村子上的小超市来的热闹。 可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已经算是不俗了。 注意让夏国遥追不舍。 夏大王也道。 “无需羡慕,说不得咱们夏国早晚有一天比他赵国还强。” “到时可就太好了。” 听夏大王一句鸡汤,夏国人人都来了劲头了。 遥想若是夏国也是这般,那该如何如何。 不过夏大王这倒不是吹牛。 做为一个穿越者,这点自信还是有的,只是他得往这方面努力才行。 公子梁寒听了,先冲夏大王拱手。 “大兄好志向。” 夏大王摆手,不觉得这算什么志向。 “算不得什么。” 赵国强的比夏国不止是一星半点。 虽然看不上人家的这所谓都城的集镇,但是不得不说,至少人家赵国有围墙,他夏国没有。 人家还有高头大马的骑士。 城墙上有身穿盔胄的士卒,足有十来个。 赵国虽然顶多这样的士卒也不过几十人怕就到了赵国能将养的极限了。 但总好过夏国将养一个出来都是做不到的。 牛车拉着众人到了那土楼门下,便有赵国士卒挥手。 “来人止步!” 嫪栗呵斥了老黄牛,将牛车停下,两个士卒就走上前来了。 便听他们说道。 “入城要三人作碎币一枚,牛车一枚,缴纳碎币还需路引方可入城。” 想要进城还要钱的。 夏大王咋摸着。 赵国能富余出来的进项多半也都是出在这里的。 还别说,一个国家若是有人常来往,不富裕那都说不过去了。 若是在城中做生意还有赋税。 也难怪赵国虽也不算多大,能将养的起将士,倒也说的过去了。 可惜夏国人千里迢迢不是来赵国赶集的。 若是真要,那也是去班城不会到赵国来。 夏国众人等夏大王做为。 夏刺乃是大王,到哪也用不着给自己开路引。 便将王印拿了出来。 “你看一下。” 那士兵一看是枚印玺,拱手接过并且打量。 稍看两眼马上递了回来行礼作揖。 “见过夏国大王!” 夏大王的印玺和赵国的印玺不一样,赵国大王赵照那印玺上写的是‘天碎授赵’。 夏大王的印玺上刻的是‘天碎予夏’。 为何有一字之差?这便是当初饶信分封地盘的时候弄出来的。 ‘授’的地盘肯定比‘予’的大。 夏大王还听闻,有大王印玺上的字是‘共’字。 那可真就厉害了。 当然了,甭管啥字,王与王之间的地位都对等。 至少意义上的。 当然这个意义上有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