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君好逑之公主为农_(51)取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1)取中 (第2/2页)

实乃令人食指大动的香味。

    谢恩也没客气,尝了尝那猪排和叉烧rou,顿时口齿生香,令人食欲大增。即刻命衙役把双拼饭鸡米花重新打包带走,就当儿子孝敬老子的。

    失落的谢迁瞧着案子上留下空空如也的银食盒,心里酸酸的。

    此时又一名衙役撩开竹帘进来,给他送了碗饺子倒在银食盒里,说是县丞大人赏的,这衙役走的时候不小心还把银筷子撞翻在地,诚恳的和谢迁道歉后,殷勤的要给谢迁刷洗银筷子。

    谢迁婉拒送走衙役,重新挂上竹帘,在水盆里把溁儿给他准备的银筷子仔细洗干净,这可是小姑娘特意给他准备的,他怎么舍得让别人碰。

    随后用银筷子对着那饺子戳阿戳!他溁儿给他做的爱心便当就这么被抢了,但想着县丞自幼对他就很照顾,且还是他新出炉的义父,咬咬牙只能算了。但他就是不想吃这饺子,他就是想吃溁儿连夜给他做的爱心便当。

    不满发泄情绪的谢迁猛地发现,银筷子尖居然变黑了。脸上顿时看不出喜怒,把银筷子收好,把饺子放到案子的一角。

    重新在小银锅放了一点蒜油,把提前做好的番茄rou酱粒炒热,倒入煮好的意面,用银筷子搅拌均匀,溁儿说这是如意面,谢迁刚准备吃就听见外面的脚步声,随即便将番茄酱涂在嘴角,趴在案子上,装作吐血的模样。

    清晰感觉有人轻轻的掀开竹帘,往他这里偷偷瞧了瞧,便快步离开了。

    谢迁眸子睁开一条缝,瞧着帘外那人远去的方向,嘴角一个冷笑。

    待人走远,重新直起身,仔细的吃着如意面,心里不禁想着小姑娘。

    暗道:溁儿!你又救了迁表哥一次,本这份如意面,是留着给他从县城赶回东山狼洞的路上吃的,不成想却成了如今唯一在考场上能吃的口粮。

    谢迁不禁暗自思量,银食盒装着饺子并未变色,也就是说饺子皮无毒,银筷子戳破饺子才变黑,毒则在馅料里,看来八成是在遇见搜子时便被发现他带了银器,特意费心思为他做的加料饺子吧!真是用心良苦。

    饭后谢迁继续写题,侧头从帘子缝隙瞧了眼外面的学子们,有人依旧继续答题,有人则拿出了吃食。

    一切都很正常,根本未曾察觉他这里的异常,若不是他谢迁有这全心全意为他思虑周全的溁儿,如今怕早就成了这考场的冤魂。

    想起朦胧的月光下,溁儿垫着脚目送自己的那一幕,那一幕怕便是二人此生的最后一面了吧!

    当下,谢迁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开始写最后一题试贴诗中的五言八韵诗。

    与答八股文类似,试贴诗也是选名人诗作一句,诗作前冠以赋得二字。试贴诗起源于唐,唐宋试贴诗称唐律,一般用四韵、六韵。

    五言八韵诗之祖为南朝《文选》所载古诗十九首之《赋得·明月皎夜光》,系梁萧统编选的传世之作:望日升明月,中秋皎夜光。

    素娥怀故里,游子倍思乡。仙籁空霄净,阖家酒乐扬。萍踪星百转,迁客泪千行。金桂幽香径,银辉照叶黄。

    归鸿云过尽,玄鸟暖回粱。雾霭湿寒树,白芦泛浅塘。风清消醉意,荷苇荡琼浆。

    “试帖诗”采用八韵排律的形式,是为了附合八股文的结构,每韵上、下两句为一联,首联“破题”,次联“承题”,三联“起股”,四、五联“中股”,六、七联“后股”,结联“束股”。每联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转、合,规定格式而作。

    这次的试贴诗中的五言八韵诗为‘惊雉逐鹰飞’。

    这是出白庚信《冬狩行应沼诗》里的“惊雉逐鹰飞,腾猿看箭转”。

    沉思片刻后谢迁提笔入墨:惊雉逐鹰飞

    百中虚文囿,苍鹰掠地归;(破题)

    如何惊雉影,翻逐鸷禽飞;(承题)

    色木罹罗避,心偏窜野违;(起股)

    多因魂未定,不识计全非;

    路问金眸疾,风卷铁距威;(中股)

    几番愁侧翅,一瞬失残翚;

    抱木猿犹转,藏林鸟亦稀;(后股)

    山梁无猎羽,好自惜毛衣。(束股)

    三道题目都在稿纸上拟好后,谢迁又重新检查了一遍,待准确无误后,就开始誉写在试卷上了。

    还未誉写完,便瞧见有学子拿着作好的答卷,提早到堂上交卷,并请县丞谢恩堂试。

    教谕坐在一旁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只是时不时不经意的瞥着谢迁这个方向。

    提早交答卷,不过是为了在三千份答卷中脱颖而出,给县丞谢恩留下深刻的好印象。有很多考官在看了答卷后,再随即问几个题目,当堂便点中了,次一等也能在下一场提坐堂号。

    但谢迁根本不用弄这些,他对自己有信心。随后便仔细地誉写,专注于自己眼前之事,暂放下心中对小姑娘的惦念。

    县试第一场申时击鼓,击云板便须即刻交卷,写不完也直接抬出。眼下时辰还早的很,按捺住对下毒之人的猜忌,即刻静下心来一笔一划书写出乌黑、方正、光沼、等大的台阁体,纸上慢慢的被工工整整就如刻印般的字迹占满。

    溁儿从一开始就训练自己,若是写错涂改,导致纸面不干净,就一天不和自己说话,所以他的字就算闭着眼写也都是乌黑、方正、光沼、等大的正宗台阁体。

    誉写结束后谢迁静静的收拾包裹,其实也没什么了,食盒也都空了,把兔毛毯子整齐叠好,又用溁儿特制的保温银杯喝了壶热茶,暗暗瞧着外面走动巡视道衙役,还有那时不时偷瞄他这竹帘子的教谕。

    谢迁动身交卷之时,考生交卷的也陆续多了起来。

    县丞谢恩对着谢迁的答卷微微点头,道“后面几场不用来了,四月直接参加府试即可。”

    自忖道:溁丫头那天流了这么多血,身子定然虚弱,现如今程家内宅又是乱成这般模样,溁丫头对迁儿有救赎之恩,如今正是迁儿报恩的时候。

    县试第一场为正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若是答的出彩被阅卷官瞧上便可直接取中,跳过后面的第二、第三场,直接允许考四月的府试。

    倘若未取中,那就要继续参加第二、第三场,若是还均没取中,也许会幸运的接着考后面的第四、第五场。

    谢恩这话是正和他的的意,谢迁露出考场上第一个真心的微笑,当下对着谢恩作揖行礼,随后提着包裹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开,不去看那些学子们羡慕的目光。

    后面交卷的学子们均未如前面几人那样当堂面试,更不用和谢迁这个特别关照的作比了,而是教谕一个个收好答卷。

    交卷后的学子们走到龙门前,五十人一排人数满了便放行。

    谢迁也不好太鹤立独行,提着包裹站到门前,与大伙们等了一会儿,正待这龙门开。

    一腰间坠着白玉的书生,上前笑着拱手道“兄台,你可记得文章?我也想瞻仰一下县丞大人钦点的好文章!”

    谢迁淡淡瞧了对方一眼,看不出喜怒道“不记得了。”

    谢迁不欲纠缠,着急找回狼洞见小人儿,但那人却纠缠不休,拉住谢迁的冠服道“别啊,说一说,咱们好替你传扬一下,你不知我是谁,入我口中,整个南直隶便知晓了。”

    几个见过谢迁在九重楼的书生也是凑了过来,道“准秀才公说一说嘛,同咱们分享一下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