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63、《喜离别》 (第2/2页)
出错了。 “你们的那个芦笙吹得最好的仰亚,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来?” “应该快到了吧?也许已经到路上来了。” “你们,还是认真点啊,要是再有什么差错,我们今天的接亲就麻烦了。” 芦笙手们只得默默地点头。 第一堂芦笙舞就这样过去了。可是这还有好几场呢。 芦笙手们翘首盼望着仰亚快点到来。 可是,这越担心什么就越会有什么。芦笙手们少了仰亚,心里就有点发虚,越发虚,心里就越不踏实,越不踏实就越担心,越担心就越容易出错。 男方家接亲的人也是一样,已经发现了今天请来的芦笙队缺了一个主角,也发现了他们缺了主角后,容易出问题。所以,也在心里越发地对芦笙队不放心,越不放心就越注意到芦竽手们的表现,越注意就越容易发现问题。 在晚上的芦笙表演中,芦笙队又出现了几个问题。有一次连女方家的有都看出来了。 “嗯?今天这芦笙,怎么听起来有点不太对劲呢?”有人就这样把疑问提给了男方接亲的。 “啊,也许是他们吹的调子有些不同吧,没事,都是吹得最好的。” 女方家,抬过来的彩礼也已经交接完了,接亲队伍的晚饭,主人家也安排吃好了。 晚上,就是女方家准备明天一大早女儿出嫁的事情了。当然,这个过程中,活跃气氛的芦笙唱堂舞是少不了的。 芦笙手们,一直在等着仰亚的到来。 第一次芦笙唱堂舞跳过了,仰亚没有来; 第二次芦笙唱堂舞跳过了,仰亚还是没有出现。 就连男方家接亲的人都开始生气了。 “你们不是说你们缺的仰亚,他会直接到女方家来吗?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来?” “啊,应该快到了吧!” “你们这‘应该快到了’,都说了好几次了,怎么到现在还是没人呢,是不是从一开始他就不会来,而你们也一直在欺骗我们吧?” “没有,没有,真的没有,我们骗你干吗?我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芦笙队,我们大家都来了,他怎么会不来。” “可是,你们看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这再有两个小时,新娘子就要出门了。他还不来,这还有用吗?当时,我们可是跟你们说好了的,看看你们今天吹的,连这里的客人都看出来了,你们吹的芦笙存在问题。到时,吹不好,你们可别怪我们不给你们红包啊。” “那是,那是,他一定会来的,一定会来的。” 芦笙手们说着,其实他们的心里一样的着急,一样的在期盼着仰亚的到来。 可是,一直到新娘出门,也没有等到仰亚出现。 新娘要‘出门’了,新娘的爸爸在正堂的神龛上点燃了一柱香,默默在心里祈祷着 祈祷着自己的女儿以后一帆风顺; 祈祷着女儿能够在男方家平平安安; 祈祷着自己的女儿的婚姻能够幸福美满。 然后,门外又响起了一阵鞭炮声。 鞭炮声过后,芦笙唱堂舞也围了过来,围在了正堂门前,一首《离别》和《谢父母》吹得幽幽怨怨、如泣如诉。 在这幽幽怨怨的乐曲里,新娘房里也传出了嘤嘤的哭声,那是新娘与阿妈最后的告别。 不管前途如何,与自己生身的阿爸阿妈离别,与自己生活的十几二十几年的这个家离别,总是有些心酸和难过,别说女孩,就是男人也不免会有忧伤。 还有那一起相处的姐妹、小伙伴。 哭声伴着芦笙,芦笙附和着哭声,整个家里都充满了一种离愁别绪。 又一阵鞭炮过后,男方家‘接亲’的小伙子们,一一走进了正堂,把放在正堂前的‘嫁妆’——衣物、被子,还有各种电器、用具等一一搬出了大门,该捆绑的,认真地捆绑在了‘抬盒’上,不能捆绑的,也小心地放在了箩筐里。 这一切做好以后,就该新娘出门了。 新娘穿着盛装、盖着头盖,是由自家的弟弟背着‘出门’的。 弟弟把出嫁的jiejie从她的绣房背到了正堂前,然后把jiejie放了下来。在神龛前,由弟弟牵着jiejie的手在神龛面前磕了三个头。然后再由旁边的阿爸把神龛前摆放着的酒席里,端起一杯酒送到了女儿面前—— “闺女呀,喝了娘家的这杯酒,祝福你在婆家长吃长有!” 然后又夹起一片菜来,送到了女儿嘴边—— “闺女啊,吃了娘家这一片菜,到婆家人发快、家发快!” ------ 可是,离别的忧伤都还没有过,女儿都还在抽泣着,哪里吃得下这阿爸亲自送过来的酒、菜;只有父母那殷殷期待,也许才是今天甚至以后女儿永远铭记的教诲。 完成了这个仪式,还由着弟弟把jiejie背出了门,直接送上了花轿。 阿爸的双眼也已经红了。他再一次点燃了香纸在神龛前祈祷。 阿妈和其他所有的亲戚也都跟了出来,在和女儿着最后的告别。这时,又免不了有太多的哭泣和叮咛。 配合着这离别的场景,芦笙队也吹起了那首久远的《伤离别》。 天,还没有正式发亮。可是,新娘子的花轿却要上路了。又一次鞭炮响起以后,‘接亲郎’们已经把花轿抬了起来,芦笙队跟在花轿的后面。 这时,已经没有人再提起还有仰亚没有来。虽然芦笙手们也不知道仰亚为什么到现地还没有来到;虽然男方家的人还在责怪。可是,这一切,到现在,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了。现在,所有的人就只有一个想法,把今天的新娘子平平安安地接到家,再把这次喜事顺顺利利地做完,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在这个还没有天亮的早晨,接亲郎们抬着花轿,芦笙队吹着芦笙,沿着那条山路,一路吹吹打打、一路悠悠扬扬朝着男方家走去。 在这安静的清早,在这平静的山里,那一曲迎亲芦笙曲,在山湾里格外悠扬,也格外动听、高昂。伴着隐隐约约、远远近近的鸡鸣,随着慢慢看清的晨雾。 似乎有如仙乐般在整个山湾里飞扬着、萦绕着—— 。...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