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章:小金瘗大军 (第1/1页)
小金牌是先皇赏赐的,阮妙菱从小就听爹娘与有荣焉的念叨。 可等她问小金牌有什么用处,宝贞公主和阮延良却一句也答不上来。 “想是保平安的。”阮延良摩挲着小金牌。 看着正面刻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远”字,宝贞公主同样没有眉目。 “……皇祖父见你生得珠圆玉润,才说要赏你。” 若不是上回和秦海见面,宝贞公主也不会知道,秦家竟有一块一模一样的小金牌。 阮妙菱凑上前去看了看。 秦阶的小金牌和她的看着一样,却有不同的地方。 “诛……远……” 秦海长长叹了一气。 “臻儿,去多宝阁底下第三层右数两个格子,把里面的东西拿来。” 突然被点名的长子秦臻站得笔直,木讷道了句“是”。 平日里他不是这样的,在弟弟们面前可活泼了,秦臻暗暗摇头。 到底长大成家了,还是逃不开被父亲支配的恐惧。 弟弟们也都怕父亲,十弟倒是个不同的。谁让十弟力气大呢,嘴上说不过还能和父亲过手撒气。 难怪外面的人都说秦家生了九个姑娘,秦臻开了格子,抱着一个盒子回来。 不等秦海吩咐,已经一溜烟回了座位。 秦阶仍在大堂中间立着,秦海也不赶他。 九位公子虽然怕父亲,对父亲手里的盒子却表现出极大的好奇。 然而看到明黄的一块边角时,几人面色一变,纷纷垂头不敢再看。 唯有秦阶光明正大,面色不变的盯着秦海手中之物,“父亲,是圣旨?” 瞧着九位“姑娘”胆怯的劲儿,秦海摇头。 莫非他从前管他们狠了? 没有吧,打小他们要吃给吃,要喝给喝,只要看到他们可怜巴巴水汪汪的眼睛,他哪里把持得住…… 天性啊,秦阶就不这样,秦海这样安慰自己。 “公主,这是先皇留下的旨意。” 宝贞公主接过,仔细看了一息,半晌才有了声音。 “皇祖父还是疼我。” 秦海眼里又有泪。 “先皇也疼太子,可惜……”可惜太子没能像先皇预想的那样,安安稳稳的治理天下。 擦了泪,秦海瞥见宝贞公主除了眼眶微红,眼泪却倔强的没有掉下来。 眼珠飞快转过去看几个儿子,他们还都雨打了似的垂着脑袋。 还好,没出丑。 再看秦阶,秦海险些一口气背过去,他盯着自己作甚? “父亲,儿子的小金牌和先皇旨意有什么关系?” 嗯,儿子还算知趣。秦海坐直了身子,叫来另外九个“姑娘”一起在前面跪下。 “先皇在时,西北常有外族来犯,民不聊生每年都有发生,可先皇说他老了,豪情壮阔只能留给太子去完成。” 这是阮妙菱满月当天,先皇悄悄把他传到别处亲口说的。 “不过太子秉性仁慈,将来注定只能成为仁君。西北的乱子却又不是能靠一个仁就能解决的,先皇就秘密建了一支诛远军,以备将来太子有不时之需。” 成康元年,先皇驾崩,太子也殁了,秦海左思右想,决定把这支军队存在世上的事瞒下来。 “我知道你们心里想什么,为父相信你们几个的人品。”秦海扫了眼跪在地上的十个儿子。 这里面老七和小十在锦衣卫,那是替皇上办差的人,要忠于主上。 君君臣臣,他不反对儿子们效忠,但至少要让他们知道那个人值不值得他们效忠。 “将明,云升,你们两个在一众兄弟里,官做得最紧要,做事也认真仔细,这很好。” 秦将明抬头道:“父亲不必多虑,这件事我们不会往外说的。” “我们也是!” 秦淮赶紧拉着秦沨表决心。 大哥五弟还有十弟都是母亲嫡出的,自然事事为家中考虑,秦淮前面还有二哥秦敏,三哥秦钰,不过秦钰秦敏自小就和大哥亲近,大哥嘱咐好,他们肯定不会乱来。 所以秦淮觉得自己和六弟应该主动站出来,让父亲宽心。 “不止不能往外说,哥哥们在家里也不能提,尤其是母亲和几位姨娘。” 秦阶跪在他们前面,侧着脸,大家都能看出他没有说笑。 而且他比平常还要严肃。 秦海点头,又嘱咐他们一遍。 “儿子刚接手锦衣卫,皇上就命我以巡查吏治为由,实则暗中要查找有关这支军队的蛛丝马迹。” 秦海惶恐看了眼宝贞公主。 宝贞公主眼神示意他镇静,这是她早预料到的。 九个“姑娘”在秦阶身后个个面色苍白如纸。 秦阶继续道:“儿子查了很久,后来皇上想是等得乏了,便不让查了。” 秦海道:“诛远军十多年没露过面,公主您也被蒙在鼓里,皇上看不出端倪,多半以为先皇是信口胡诌的,就降低了戒心。” “娘,诛远军究竟有多少人,和爹统领的阮家军一样多吗?”阮妙菱忽然问道。 她实在想不到小小的两块金牌,竟然能成为调动一支军队的令箭。 宝贞公主也是第一次听秦海说的那么具体。 秦海忙道:“三小姐不如往大了想,诛远军可比阮家军大很多呢,且个个都是精兵,捣下一座城池都没有问题!” 阮妙菱闻言怔愣,实在想不出有多大。 下面的九个‘姑娘’已经变了脸色,眼睛里闪着光芒。 他们虽然像极了姑娘,骨子里却是男人的血,提到有这样一支强悍的军队,岂能不热血沸腾? 拿精兵攻城,很浪费了。 就应该送到青海卫去,精兵们经过训练,特别擅长马上作战,鞑子遇到他们那是倒了大霉! 秦璨低头如是想着,纠结要不要和李卿平讲一讲,抬头瞥见父亲一脸肃穆,立时打消了念头。 还是等李卿平主动开口吧。 如今的形势很明了了,傻子都能从父亲和十弟的话里听出别的意思来。 父亲至今只认原太子是大宋真正的皇帝,那成康帝就屁都不是……也就是说,父亲认的是原太子的儿子,承平王爷。 秦璨没想到安远侯府大公子回京一趟,京城的风云就开始变幻了。 想到陈首辅成康元年写的账册,虽然在沈家一案中没起多大的作用,但此刻看来却能反映出一件事。 。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