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乡村小教师_第一百二十一章 求仙问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求仙问药 (第1/2页)

    “那我是死路一条。”何皇后抓住他的手,问道:“和我一起来改变这个结局。好吗?”

    “抱歉。”郭松拒绝了,“汉朝已经腐烂到了根子里。只有砍了它,另外种一棵树。”

    “你当那些中兴之主是假的?多少王朝因为成功的推动改革,又能延续上百年的?士族势力确实很大,但我们是可以通过推进科举和反兼并来扼制的。”

    面对她的恳求,郭松一时间犹豫了,如果真的能够推进科举制和反兼并,的确是可以扼制士族继续扩张的。“我们的敌人会很强,这是一条更为艰难的路。”

    “但有你陪着我,我们可以一起撑过去的。”

    她热切的眼神,让他无法拒绝,点点头,“嗯,我们一起往前走吧。我先告辞。”

    何皇后拉着他,“多陪我一会。”

    “不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走出长秋宫,何进的马车就在门口。

    “廷尉大人请上车。”

    “诺。”郭松登上车,马车缓缓启动。

    何进阴沉着脸,讥讽道:“这么快?”

    郭松道:“我已答应皇后,将推进政治改革,大将军有何意向?”

    何进冷笑,道:“我自己就能搞定,无需他人相助。”

    郭松笑了笑,道:“给大将军一个建议。穿越者不止我们三人,我在讨伐黄巾贼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能力是变出枪械。可惜他被张角所杀。据我的观察,天下至少还有一个掌握了冶铁技术的人,他的技术超越了这个时代,大将军可以颁布一条命令,召集天下穿越者。”

    何进不置可否,问道:“你见过女娲?这世上真的有?”

    “我们穿越了,张角死而复生了。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我自穿越来,发动黄巾起义的南华老仙就是我最大的敌人,直到我诛杀张角才算了结。”

    何进道:“想必你也知道了,天选之子有很多个。曹cao、袁绍、刘备、袁术、刘焉等等,历史上曾经称霸一方的人,都有这个称号。也包括我们兄妹俩。”

    “基本上是只要有称霸一方的潜力,都有这个称号吧。”郭松轻笑,问道:“大将军打算怎么做?把他们都除去?”

    “你说的那个只能做一方诸侯是什么意思?”

    “你看过吗?”

    何进非常聪明,一下子便明白了,冷笑道:“我们只不过是棋子?”

    “我不清楚。我的命运早已注定,会死在某个豪杰的手中,或许是袁绍,或许是曹cao,我就像吕布一样,给他们制造困难,然后成为他们军功章的一部分。”

    何进嘲笑道:“我还以为你真的有逆天而为的本事呢。”

    郭松笑道:“你若见过张角秒杀数十万人的能力,就不会这么想了。我们都是人,血rou之躯,都是会死的。那些,个个都是移动的核弹头。”

    何进不吭声,他的金手指并没有提升战斗力的能力,别说对付了,你让他打架,未必打得过袁绍这些自小学骑射、剑击的世家子弟。

    马车缓缓前进,走出了宫门。阳光一下子照耀了下来,天地间一片华彩。

    何进问道:“你为何不去招募那些穿越者?”

    “我是教师,我想要人才,我会自己培养的。”郭松微微一笑,拱拱手道:“大将军,愿我们在工作上能够合作愉快。告辞。”

    郭松跳下马车,回过头看着巍峨的宫城,想起了杜甫的句子,“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第二日,朝议。这是郭松第一次以官员的身份参加朝议。荀彧还未来,只有无名跟在他身后。众人寒暄,互相介绍过,便各自入座。

    皇帝刘宏已经许久不曾参加朝议,偶尔会指派十常侍主持会议。何进做了大将军之后,当仁不让的拿下了主持朝议的权力。

    今天讨论的议题,便是招募穿越者。何进以收天下贤才为理由,建议由朝廷直接向全国招募,越过各级地方机构。

    自然,这个提案遭到了百官的反对。察举制,是构成士族权力的基础。袁氏四世三公,能够门生故吏遍天下,靠的就是察举制。何进要越过他们,直接招募人才,他们当然不会同意。满朝文武都言辞激烈的讨论着,各种古往今来的案例都拿出来佐证他们看法的正确性。

    吵了半天,不知怎的,就把火烧到了一直闭口不言的郭松身上。“郭大人,按照汉律,可有此先例?”

    郭松道:“有。如东方朔、霍去病、卫青之辈,均为越过察举,直接任命。”

    袁隗问道:“此均为先汉之事,本朝可有先例?”

    “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先汉所以强盛也。”

    御史中丞崔烈问道:“郭大人以为本朝非强盛之国?”

    郭松反问道:“敢问西域可有大汉铁骑?”

    自东汉以来,别说西域了,就连凉州这条河西走廊都快保不住了。北边的匈奴更是直接住进了并州,距离首都司隶一步之遥。

    崔烈道:“西域蛮夷之地,留之无用。”

    郭松冷声道:“君不以国土为重,鲜廉寡耻,望勿复言。”

    “你!”崔烈此时还未花钱购买司徒一职,正是名望高洁的时候,居然被一个贱民出身的人骂鲜廉寡耻,自然火冒三丈。

    郭松上奏道:“微臣以为,大将军所奏之事因尽快施行。黄巾之乱刚刚平定,正好借此安抚天下民心,以示皇恩浩荡。”

    “万万不可!”袁隗等人站出来,坚决反对,道:“蒙圣上恩德,天下贤良早已尽入朝廷,并无遗漏。何况选贤任能,本需考校,哪有直接征用的道理?大将军三思。”

    面对百官集体反对这样的压力,何进连连陪谢,道:“昨日廷尉大人提及此事,某思虑不周,故此提议。望诸君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袁隗立刻调转枪头朝着郭松,“廷尉大人此是何意?莫不是要施恩与天下草民?”

    郭松站起身,微笑道:“臣本以为,大将军虽然是个杀猪的,可到底是拿过刀的,应该有些胆色。没料到,居然是个没种的垃圾。罢了罢了,此事就此作罢。”

    “站住!”何进按剑而起,怒斥道:“区区廷尉,安敢口出狂言?”

    袁隗亦附和,“廷尉大人满口污言秽语,岂能任职九卿之位?”

    “我也不懂呢。”郭松两手一摊,一副无所谓的表情,道:“说实在的,我一个九门县贱民,怎么就到了雒阳当了九卿呢?要不司徒大人给我解释解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