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山门异类_第五十三章 关于定明同志的思想改造工作(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关于定明同志的思想改造工作(一) (第2/2页)



    定明这个同志,思想还是有些封建呐,陆哲暗叹一声,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弟子,而且武力值如此之高,陆哲觉得,很有必要把他带回到马列主义的正确道路上来。

    “哲请问汝,佛法无边,佛陀是否无所不能。”

    “佛陀具无量智慧,有大伟力,光照三千世界,自是无所不能。”这个问题问佛教徒,佛陀无所不能简直是他们的政治正确,认定的真理。

    “那哲请问,佛陀能否造出一块他无法举起的石头?”

    “额……”刚想回答可以定明,顿时卡壳了,这个两难的问题,说能吧,佛陀怎么会举不起一块石头,说不能吧,佛陀怎么会造不出一块石头呢。

    一时间,被能和不能这两个问题绕住的定明,呆呆地站在原地,一句话都说不出。作为一个佛教徒的他,是无法接受佛陀不是万能这一事情的,连一旁的杨弘毅听到这句话,也皱着眉头沉思起来。

    嘿嘿,这下难住了吧,陆哲得意地笑着,这个问题最开始出自于中世纪,叫做上帝悖论,属于逻辑学中的一个典型问题,别说定明,后世无数的神学家都很难解释这个问题。

    “定明,汝听好了,佛陀有三不能,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茹素戒酒,日日礼佛供养三宝,不过乃学佛之皮毛,心中不净,若以为如此便是学佛礼佛敬佛,如若买椟还珠,佛陀乃上古大贤、智者,但视佛陀如全能上帝,对佛陀之言不假思索,奉为圭臬,则失去佛陀教诲本意,乃犯了知见障,走火入魔也,汝不知佛陀真意,还自诩礼佛敬佛学佛之人,何其可笑也欤。”

    陆哲这一番话,不啻与当头棒喝,定明听完之后,不由得冷汗涔涔,聂呆呆愣了大半晌,顿时拜伏于地,语带恭敬。

    “还请陆师教诲。”

    “定明,哲且问汝,你看那,是风动?梅动?还是雪动?”幸好此时提出这个典故的慧能大师还未出生,陆哲就毫不客气地用了。

    “定明不知,还请陆师开示。”想了好久的定明,摇头只说不知,拜伏于地,低着头请陆哲说出答案。

    “可是风梅雪皆动?”杨弘毅在旁边,正襟危坐,给出了答案。

    “是,也不是。”陆师依然一副放浪形骸地高人做派,一脸神秘地微笑。

    “还请陆小先生明示。”杨弘毅恭恭敬敬地给陆哲行了个礼,此刻地他看着陆哲,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自己可能要见证到某个佛宗的历史时刻了,自己这个“盘友”,可能真是有大学问大智慧的人,只是放浪形骸,游戏人间罢了。

    “窗外寒风吹落梅枝积雪,若按佛家之言,不是风动,不是梅动,亦不是雪动。”陆哲顿了一下,看着两人一脸懵逼的看着他,装逼的心理得到了极大满足。

    “还请陆师(陆小先生)告知。”

    “乃是心动。风动,梅动,雪动,皆为境相。一切相从心生,故心生法生,心灭法灭。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此乃佛家至理也。”

    “定明谢陆师传法大恩,得此佛理,定明死而无憾也。”

    慧能大师与王阳明大佬的名言一出,杀伤力强大到陆哲都不敢相信,屋中的两人此刻已经激动得不能自已,杨弘毅反复地念着陆哲这几句话,定明更是激动地流出了泪水,趴在地上低声地哭泣着。

    “此乃佛家之语,而按道家言讲,无论风动,梅动,雪动,皆是天地元炁之流动而已,若吾门中所言,此乃惯性系中,参照物所选不同尔。”虽然后面那个参照物什么的没有听懂,但是道家那个,定明与杨弘毅确是听懂了,此刻连杨弘毅都想拜师了,看来这个小郎君真是得过仙人传授,不然怎么会小小年纪,精通佛道之理,而且精通术数兵法,简直是大才啊,如果不是担心自家师傅李淳风会一套三环套月的剑法把自己带走,杨弘毅真想如定明一样,拜师这个说话又好听,会的有多,而且庖厨之术惊人的陆哲为师了,不管怎么样,至少伙食还可以。

    “此三家之言,皆有其理,由此可知,所谓世间之真理,并非掌握于一家或一人之手,佛陀也有无能时,汝等不可迷信之,亦不可偏执,须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兼容并包,参差多态,乃是世间本源。”

    “好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贤弟好才情。”杨弘毅只觉得这两句简直唇齿留香,面前这个“盘友”的形象也顿时高大起来。

    “定明已然知错耶,陆师之言,定明如醍醐灌顶。”定明大和尚再次拜谢到,哭泣着说“由此之时,定明才略晓陆师所授《心经》之真意,真乃微言大义,字字珠玑,陆师之学,足可开宗立派。回想定明,这半生修佛简直如水中捞月,今日得遇陆师开悟,不若再世为人耶。”

    “定明快快请起,释教高僧大德何其之多,哲乃一小子,安敢妄想开宗立派耶,再说,哲也不是释教之人,汝之言太过矣。”看着一个半大老头跪在自己面前,陆哲早就坐不住了,赶紧上前把自己的徒弟扶起来。虽然《心经》这部经书真的当得起开宗立派的理论,但是陆哲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陆师不是我释教之人,乃我释教之大憾也。”定明心中此刻已经暗暗决定了,面前陆师身具佛性,又得仙人传授,精通佛理,不皈依我佛简直天理难容,只是他身染红尘,六根不净,自己应时时在他身边,劝他皈依,我佛教大兴有望矣。此刻,在定明的心中,一股强烈地将佛教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陆哲,像是看着什么珍宝一般。

    被拉起来的定明目光灼灼,看得陆哲直发毛。这才想起了自己为什么说了这么一大段话,不就是想把自己这个便宜弟子培养成喝酒吃rou的花和尚吗,自己一个唯物主义的信徒,怎么把他开始引向虚无的唯心主义的邪道上去了,这剧本不对啊,看来对于定明同志思想改造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陆哲决定先从喝酒吃rou这件事上开始,先破除自己这个徒弟的封建迷信的防线,再慢慢引导到唯物主义的正确道路上来。先摆脱偶像崇拜的封建迷信,再慢慢转到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上来。

    他发誓。自己绝对不是因为无聊,想拉着自家徒弟跟自己喝酒吃rou吹逼斗地主,他是为了帮自家徒弟改造思想,嗯,就是这样。

    有了,脑中灵光一闪的陆哲,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可真是个小机灵鬼。陆哲不由得暗暗夸奖着自己。

    于是,陆哲喝了口酒,润了润嗓子,看着兀自激动的定明,缓缓地开口道。

    “哲给汝等讲个故事吧,在钱塘县,西湖旁边,有座灵隐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