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真龙之五代工业指南_145.人力热轧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5.人力热轧机 (第1/1页)

    如果说到全世界最好的铁矿资源,石碌铜铁矿一定榜上有名,拥有全亚洲品质最好的铁矿资源,储量高达3亿吨,而且全是优质的赤铁矿(成分为三氧化二铁),平均品位超过50%,最高达到70%。换句话说,铁矿石基本没有石英等杂质,是纯的氧化铁。另外石碌铁矿是一座大型露天矿山,不需要大型采矿机械和高爆炸药,单靠人力就能采矿。

    除了铁矿石,石碌铜铁矿还有丰富的铜矿石,主要是氧化铜和硫化铜,铜的品位也非常高,最高达50%,当年满清便是把它当作铜矿开采。可以说,石碌铜铁矿是自然界送给国人的瑰宝,A股上市的海南矿业就曾经靠石碌铁矿躺着赚钱,资源枯竭之前,每年的利润达到十几亿元。

    不过为了发展工业,姜明提前采摘了这块瑰宝。为了冶炼钢铁的便利,姜明在石碌山附近建了一座大型钢铁厂,肇新寨钢铁厂的设备和工人全都搬迁了过来。

    “蒋老,热轧机准备好了吗?”姜明眼中跳动着期待的目光,对身边的蒋七问道。

    姜明今天起早赶到石碌钢铁厂,查看热轧机的投入使用,他对热轧机充满了期待,所以让工人反复检查生产线的准备情况,这已经是第三次问蒋七。

    见到总督如此关注热轧机,蒋七也是亲自上阵,确保无误后,回道:“回督帅,热轧机准备就绪,就等你一声令下,马上可以开工。”

    姜明当然重视热轧机,没有热轧机之前,革命军的钢铁厂只相当于后世的地条钢厂,因为冶炼出的铁水只能倒在条状、块状或圆柱状的模具中,只有这样,模具才可以重复使用。所以钢铁厂生产的生铁都是以铁锭、铁块等形状存在,可不就是后世常上《新闻联播》的地条钢小作坊么?

    没有热轧设备,姜明想生产钢筋都非常困难,总不能为了一根钢筋,还特地铸模,也没办法制造长约10米的模具。古代的铁器生产基本停留在铸造、锻造的水平,没办法规模化生产,要想大规模制造钢筋、板材等材料,必须安装热轧机。

    姜明点头示意,淡淡道:“那就开工吧!”

    蒋七一声令下,钢铁厂的热轧车间正式启动。液态的铁水从高炉中流出,先在反射式搅炼炉中去除铁水中的碳元素,将铁冶炼成钢;然后将液态钢水倾倒至长条形的模具中,模具是用石墨和耐火粘土烧结而成;待钢铁冷却半固体状态,用钳子夹出,放到热轧机上进一步加工,热轧成光圆钢筋、板材或带钢。

    “大伙使把劲,让轧辊转动起来。”

    现在热轧车间的轧机是靠人力推动,姜明本来想设计水力驱动,可是实在太麻烦,在没有蒸汽机之前,只能暂时靠人力作为动力。

    随着人类对钢材的需求越来越多,多样性也越来越高,常规的铁匠锻造必定跟不上时代的需求,热轧机的出现是历史必然。据说欧洲在14世纪就有轧机,但有记载的是15世纪达芬奇设计出轧机的草图。

    后世说到穿越者,大家往往会联想到达芬奇,简直是无所不能的全才,除了画家的身份、他还是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达芬奇留下的设计图稿中,涵盖车床、热轧机、汽车、滑翔机、坦克等各种发明。只要某点穿越小说中用到的发明,达芬奇的手稿均有涉及。

    西方国家从16世纪开始发明出各种形式的轧机,18世纪英国出现制造圆棒的轧机,19世纪又陆续出现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热轧机,铁板、钢筋等钢材开始大规模生产。

    满清洋务运动时,陆续从欧洲购买各式机械设备,轧钢机也被引进中国。1890年,汉阳钢铁厂就引进了蒸汽机拖动的中板轧机。这台轧机在抗战时期从汉口搬迁到重庆,此后一直运行到20世纪80年代,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