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7.膛线机和米尼步枪 (第1/1页)
“终于在枪管中拉出五条膛线,真是不容易啊!”姜明拿着手中的枪管,眯着眼睛瞄了一眼枪膛里面的螺旋膛线,感叹道。 自从制造出燧发火枪后,姜明一直有研制米尼步枪的打算,只是连续的战事和各种工程项目,中断了米尼步枪的研究。不过,随着工人们逐渐熟练各种机床的cao作,机械加工越来越精密,能够造出的零部件越来越多,加上紧固件技术的成熟,简单机器的组装也变得容易起来。拉制膛线的机器,便在厚积薄发的工业基础上诞生。 膛线机的结构并不复杂,由主轴和正弦杆组成,主轴上的镗刀既可以直线运动,也可以绕轴转动。膛线机从左至右的结构,分别为枪管固定支架、主轴和镗刀、滑块和齿轮、连杆和偏心轮。滑块后部有一个斜角30度的正弦杆,正弦杆的齿条与主轴上的齿轮啮合。 工作原理是:偏心轮转动时,拉动连杆和滑块,滑块带动主轴作直线运动,由于主轴的右端有齿轮,啮合的齿条向上运动,齿轮便转动起来,两种运动合成后,变成螺旋运动。拉膛线的刨刀放置在主轴的槽线里面,拉动主轴时,便在枪管中拉出膛线。 要想制造出膛线机,必须要造出螺丝、刻出螺纹和滚动轴承。因为主轴必须固定在滑块的滚动轴承上,才能旋转自如,各种零件在安装的时候,又需要螺丝紧固。 姜明读大学的时候,喜欢看《兵器知识》,知道拉膛线的原理,本科的专业又是机械设计,见过各种机器和机床,所以才能发明出膛线机。 就算有了膛线机,想在枪管中拉出合格的膛线,也不是轻松的事情。姜明大概八月初就制造出膛线机,但膛线的拉制并不顺利,前几天要么拉出的膛线无效,要么拉坏了枪管,需要不断改进机器以及摸索经验。最终,经过十多天的努力,姜明才拉好第一根枪管的膛线。 “真不明白那些穿越者怎么在没有机床、没有好钢,单靠铁匠的双手,居然可以在卷制的枪管中搞出膛线?也不知道是那些人太聪明,还是自己太笨?”想到自己在改进火枪的工艺中,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姜明叹道。 “多造几台膛线机,让工人们多练练手,争取每2根枪管就能拉出1根合格品。”姜明亲自给工人们演示了膛线的拉制,对江小鱼吩咐道。 “江某明白。”江小鱼知道姜明很重视膛线枪管,问道:“督军在枪管拉制膛线,可是用于改进火枪?” 姜明“嗯”了一声,说道:“兵工厂制造的燧发枪已经足够老兵和新兵使用,以后就用刻有膛线的枪管制造火枪。” 兵工厂经过产量爬坡,燧发枪的月产量在七月达到了2000支,去年到现在,累计生产了7000支火枪,足够装备全军6000人。 江小鱼跟着姜明学了不少物理和机械知识,现在也是火枪专家,心中不解,问道:“可是枪管中有膛线的话,很容易漏气,火枪的威力反而会降低不少。” 姜明笑了笑,道:“江厂长放心,我既然要用这种枪管制造火枪,自然有了成熟的计划。”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图纸,吩咐道:“你按图纸所示,用铅铸出锥形子弹;至于模具和木塞,你把图纸给冶炼厂和木具厂,让他们生产就行。” 成功在枪管中拉出膛线,姜明全面布置米尼火枪的生产。 。。。。。。 五日后,革命军的cao场上。 姜明正托着一把米尼步枪,对准200米远的木靶,扣出了扳机,“砰”的一声,木靶摇动了几下,显然子弹准确命中了目标。 革命军的几位营长哗哗哗地鼓掌,纷纷赞道:“督军的枪法神准,与我军最厉害的枪手相比,也不遑多让。” 姜明穿越前专门在巴西练过枪法,穿越后也老干狙击手的工作,众人夸他的枪法准,倒不全是拍马屁。穿越带过来的步枪和手枪子弹不可再生,姜明平时舍不得用来练枪,而滑膛枪练习起来也没个准头,练起来意义不大。现在终于有了值得练枪的米尼步枪,姜明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练习打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