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2.火法炼铅 (第1/1页)
经过破碎处理后,按照姜明的估计,方铅矿的品位达到35%至40%,闪锌矿的品位达到40-45%,达到了直接焙烧的标准。 后世的方铅矿需要经过破碎、磨碎处理,再用化学药剂进入浮选,最终选出铅精矿。现在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暂时也没有球磨机和化学药剂,无法磨碎和浮选,姜明只能利用品位约40%的铅精矿,直接进行火法炼铅。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对于火法炼铅也有专门记载,根据铅矿伴生矿是银或铜的不同,列出了不同的冶炼思路。 “先将山炭放到炉子的底部,再放入铅精矿。”蒋七指挥着工人向烧结炉中投料。 烧结是火法炼铅的第一步,原理是铅精矿中的硫化铅在高温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铅,同时释放大量的热量。 烧结炉用耐火砖和耐心水泥修建,高3米,炉内底部直径1米,顶部直径0.3米,总容积约1.6立方米。烧结炉修在0.5米的底台上,炉顶的投料口旁边是1根烟囱,将二氧化硫排到空气中,姜明还是很爱护工人健康的。旁边有一条倾角15度的斜坡,长约14米,工人可以将翻斗车推到坡顶,直接把原料倒进投料口。 烧结炉底部的左、右两边均有鼓风口,各连着一台用水车驱动的鼓风机,平时只用一台,另一台备用。水车鼓风机的结构很简单,一个偏心轮通过连杆,与鼓风机的活塞相连,将水车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不断为烧结炉鼓风。 烧结炉的前面是炉门,可以扒出烧结成块的氧化铅和残渣。 “点火吧!”姜明吩咐工人将火把从炉门放到到烧结炉中,点燃了里面的木炭。 这时鼓风机也开始运动,将新鲜空气沿着管道送向烧结炉。姜明设计的送风管是用生铁铸造,架放在火道里面,火道燃烧木炭。新鲜空气从风道向烧炉吹去的时候,先经过火道的预热,到达烧结炉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800度。 “铁的导热性比水泥强很多,以后高炉的送风管全都换成铁管。”想到之前为高炉设计的送风管还是水泥浇铸的,姜明心道。那时候,姜明还冶炼不出钢铁,只能先用水泥管。 大约半小时之后,水车的转速越来越快,风压变大,空气越来越充足,炉内的铅精矿开始充分燃烧起来,炉顶的烟的颜色由黑转青、由青转白,最后变成nongnong的火烟。 “这烧结炉旁边也太热了,里面明明只添加了很少的木炭,怎么会这么热呢?”烧结炉太热,蒋七略微远离了炉子,嘴中嘀咕道。 姜明轻笑一声,道:“这铅精矿也是能烧的,不过它只有在高温环境中才能燃烧,底下的那点木炭只是起到引火的作用。当风箱向炉中送去热风后,铅精矿也慢慢燃烧起来,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它的温度也是非常高的。” “哦,原来如此,老朽明白了。”将七也懒得夸赞姜明了,在他眼里,督军简直无所不知,这种事稀松平常。 当铅精矿在炉中充分燃烧后,炉中的温度约800至900度,此时硫化铅已经充分燃烧生成氧化铅,然后在高温下烧结或融化成块状。 “吩咐工人打开炉门,扒出里面的黄色块状物和残渣。”发现时机差不多了,姜明便让蒋七安排工人收集氧化铅。 氧化铅是黄色晶体或粉末,古代又称为黄丹,是一种重要的严料,有剧毒,古代很多炼丹师将黄丹涂在丹炉的内壁上,结果丹药就含有黄丹,要了不少皇帝的命。 工人打开炉门后,收集扒出来的黄色块状物和粉末,准备作下一步的处理。另有一些工人会对残渣进行筛远,因为铅精矿仍有伴生矿,像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以及金、银等贵金属,这些硫化物在高温中也会氧化、分解,留在残渣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