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4.大炮的升级路线 (第1/1页)
“没想到几个月没到炼铜厂,里面变化还挺大,布局更加合理和完善,蒋老倒是将厂子管理的不错。”看到炼铜厂的变化,姜明感叹道。 铜和铁在古代是战略资源,铜还承担货币的职能,历朝历代对铜的控制都非常严格,革命军暂时也不例外。车床发明出来后,螺丝全都改用低碳钢车制而成,所以铜基本只用来铸炮和铸币,炼铜厂主要也就分成了铸炮和铸币等两大区域。 “见过督军。”见姜明过来,蒋七主动过来打招呼道。 “蒋老客气了,我就是顺便过来看看。”姜明对于年纪大的老人一向比较客气,虽然后世不敢扶老奶奶过马路,敬老爱幼的美德还是常驻心中的。 姜明在蒋七的陪同下,来到铸炮区,只见工人们正拿着大铁锤用力敲打着模具中的红铜炮管,没有北门江边的水力锻锤后,革命军的铸炮效率大大降低。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几十斤重的铁锤,就算是力气大的壮汉,也只能够敲三五下,工作太久也会胳膊胀痛,老年更是容易患各种病痛。水力锻锤则不一样,锻锤的重量更大,而且可以持续做功。 “蒋老,前段时间送过来的炮,修好了吗?” “炮兵将火炮送过来后,我带着几个熟炼工人一起检查,发现炮膛内部已经凹陷不平,实在难于修复,只好熔炼之后,重新铸造。” 纯铜铸造的大炮最大的缺陷就是不结实,铜的质地偏软,用来铸造火炮的话,每次发射了三十发左右的炮弹后,炮管就开始变形。因此姜明要求炮兵,一旦发现炮管有问题,立刻停止使用,将炮运到铸炮厂修复。炮兵是技术兵种,稀缺资源,必须尽全力保护,否则火炮一旦炸膛,伤亡惨重。 从年前大战以来,革命军至少有十门大炮送回了工厂维修,没想到这些炮全都直接报废了,炮兵拉回的大炮全是新铸的。 姜明沉吟了片刻,说道:“这样不行,火炮的寿命太短,咱们要想办法铸造新式火炮。” “敢问督军,为何不使用钢铁铸炮?咱们已经能用铁铸造很多工具,想来铸炮也不是什么难事。”看到姜明眉头紧皱,蒋七随口问道。 “其实我也想用钢铁铸炮,毕竟我们已经直接炼出了钢,而不是生铁。”姜明伸出右手食指,给蒋七分析道:“第一是模具的问题,生铁的熔点是1200度左右,而低碳钢的熔点在1400至1500度之间,因此用钢制作生铁的模具是可以的,但是能承受钢水温度的材质却不好找;” 姜明直接否定了铁模铸炮,因为这跟满清的铁模铸炮完全是两个概念,满清的铁模铸炮使用的是低熔点的生铁,而姜明已经有了反射式搅炼炉,可以直接炼出含碳量低、熔点更高的钢,自然没法采用铁模铸炮的方法。另外铁模散热太快,造成炮管过快冷却,其中的铁原子结晶时间不足,从而造出的大炮韧性不足,不够结实。 姜明又伸出第二根手指,道:“第二是效率的问题,蒋老肯定会想到泥范铸炮,但是泥范需要晾晒、阴干,费时费力,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铸出大炮,效率低下。” 铁模是无法承受低含碳量的铁水温度的,能够承受这么高温的材料不多,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的粘土是其中之一。但是泥范铸炮的效率又不高,每次使用之后,就得废弃,无法重复利用。如果能够有兼具效率、耐高温、重复利用的材料就好了,姜明心道。 蒋七点点头,他刚才确实想到了泥范铸炮,而且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没理由不使用,因此继续道:“虽然泥范制作麻烦,但也是一个补充,咱们到是可以先试一试。” 姜明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旋即又想:“工厂的人手本就不足,何必浪费时间呢,还不如先制造出更耐用的铜炮,而且他早就用成熟的方案,可以直接使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