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6章 你很有前途! (第1/1页)
众人循声扭头看去,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包裹在一团流光溢彩的光影之中,正从大门口走进来。 太阳即将下山,夕阳分外红艳。 此刻穿着一身明光金甲,折射出夕阳之辉的龙武军大将军陈玄礼,无论是气场还是外貌,还当真是有如天神下凡。 “陈将军?”韦由看到陈玄礼当场一愣,他怎么来了? 陈玄礼虽已年逾花甲,但仍是大步流云孔武有力,颇有一番虎老威不倒的气势。 “还不把弩放下!”他进来就大吼了一嗓子,“想造反吗?” 韦由心里一堵,这跟造反有什么关系? 右金吾的士兵们不等韦由发令,连忙就收起了弩,一个个的站得标直。 很显然,虽然他们都是韦由手下的兵,但他们对陈玄礼更加的敬畏。 韦由很尴尬,叉手拜了一礼,小声问道:“陈将军,你怎么来了?” “一边站着,晚点再跟你说话。” 陈玄礼扔下这句,大步就朝王烁等人走去。 韦由尴尬欲死,一脸通红。 王烁连忙翻身下马,将拴在马鞍上的那颗,用一件教袍包着的滴血人头拎在手中,也朝陈玄礼走来。 “好家伙,杀这么多人!”陈玄礼骂骂咧咧的左右观望,嘴里发出一阵啧啧之声,“混帐东西,真是个混帐的小东西!” “王烁参见陈大将军。”王烁双手拎着那颗人头,弯了一下腰算是行了礼。 “小东西。”陈玄礼上下打量了王烁两眼,小声道:“你没有受伤吧?” “怎么可能?”王烁笑嘻嘻的,小声道,“那几只秋后的蜢蚱,哪能伤到我呢?” “混帐!”陈玄礼怒骂了一声,“胆大妄为,还敢在此吹嘘。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很明显,这话是骂给韦由等人听的。 王烁连忙点头哈腰,“想活,想活,十分想活。” 陈玄礼轮着眼珠儿看着那颗血淋淋的人头,小声问道:“亚里斯的狗头?” “嗯!” 陈玄礼咧开嘴角胡须飞扬,露出了一个极为灿烂的笑容,悄悄冲王烁竖了一个大姆指,然后又大声骂道:“谁叫你杀这么多人的,还割下了人头。你以为这里是边疆战场吗?——真是岂有此理,身为金吾郎,哪能如此执法?” “陈大将军,我也是没有办法啊!”王烁大声叫屈,“你看看这地上的尸体,哪一具不是手执兵刃,或是身上藏有佩带兵刃的挂鞘?他们十倍于我的这么多人武力拒捕,持械袭击我们这些金吾执法者,我们只能现场反击。否则的话死的就不是他们,而是我们了!” “还敢狡辩!”陈玄礼大声吼叫起来,“你们是执法者,不是刽子手!” “陈将军,难道只有以身殉职了,我们才算是尽职尽责的执法者吗?” “大胆!放肆!” “王某不敢,陈将军息怒……” 韦由暗暗皱眉,心想陈玄礼明着是在骂王烁,暗着却是在帮他。 两人这一阵连番对骂,等于是让王烁把现场的情况,给当众“解释”了一遍。在场耳目众多,照这样的传扬出去,王烁可就是一位响当当的英雄人物了! 大唐尚武,民风彪勇,社会上普通有一股“侠”风盛行。 上有王公贵族与达官显贵,包括仕子文人,无不崇尚“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磊落侠气。 像李白这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十步杀一人,事了抚衣去”的慷慨与奔放,就是大唐时代精神的一个真实写照。 其中,侠气十足! 下有寻常百姓、绿林豪杰与闾里侠少,其中甚至包括不少的女中豪杰,都对正直勇敢、快意恩仇的侠义精神万般敬仰。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勇赴国难从军边关,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重义气而轻生死,这些都是大唐“侠义”的具体表现形式。 王烁今天干的事情,虽说是职责所在,但在唐人看来,那就是典型的“侠义之举”。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快意恩仇,惩恶扬善。 唐人,就是这样一个的民族性格。 于是,陈玄礼与王烁的一番“对骂”之后,在场那些前来捉拿王烁的右金吾卫士兵们,都对王烁肃然起敬。他们甚至发出了赞叹之声—— “英雄!” “侠少!” “没得说,绝对的英雄侠少!” 唐人习惯用“侠少”来称呼那些练过武艺、精通剑术的年轻人。这是一个中性词。 所谓侠少,有可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汉,也有可能是仗势欺人、为祸乡邻的恶棍。 但“英雄侠少”,显然就是溢美之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