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十章 大刘有个山海界 (第1/1页)
优秀的环境出人才,奇葩的土壤育天才!大刘就活在一个注定天降奇才的环境。 大刘小学在一个工厂子弟学校念书,他的数学天分是被初中数学老师发现的。一问才知道,小学念的就是个典型的“放牛班”。 这个环境对大刘这样的天才却是幸运的,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很轻易就能应付,反而不耽误他的“自由发展”。 真学霸的世界是这样的: 不是你无法理解他如何刻苦,而是他根本就没法理解学习这玩意有啥难的。 无论什么功课,大刘都是分三步走。寒暑假里把低年级的课本到高年级的课本都借来翻一遍,搞清楚这里面都讲了啥。然后把别人一学年的功课在寒暑假里一个月拿下。 反正老爹也不给零花钱,索性就埋头念书。每天上午翻两个小时书,下午做两个小时习题,习题册都是邻居家的大孩子淘汰下来的。剩余的时间则上房掏鸟,下河摸鱼,总之把每一分钟都管理的井井有条。 大刘初中的班主任姓王,是一名很负责的数学老师,他惊喜地发现了大刘的数学天分。大刘幸运地遇到了人生第一个好老师。 此时的大刘如同仗剑天涯的少侠,有极高的武学天分,精通各门派的招式。王老师如武学宗师一般,一眼看透了大刘内力不足,还无法驾驭上乘的武功。 初中三年下来,王老师带领大刘真正进入了数学的王国。两年时间修完了高中程度的代数与几何,最终启迪大刘在初三走进了微积分的世界。 如果把数理化三门功课比喻为三门上乘功法,那么扎实的数学思想便是一股浑厚的“先天混元气”。这股内力帮助大刘迅速打开了任督二脉。 当大刘16岁走进高考考场的那一刻,便如通九阳神功护体的张无忌,可以从容应对决战光明顶的时刻…… 结果自然是如愿考入了万众瞩目的科大少年班。然而大学时代的大刘走进了人生第一片思想沼泽…… 即便身在天才聚集的少年班,功课上也没有让大刘烦恼过一天。同历史上所有的天才一样,困顿他们的不是科学,也不是信仰。他们生来比常人善于思考,因此更容易陷入混沌的世界观。 张铭是因为世界观突然崩塌,陷入了一场自我否定的迷思。大刘则是完全主动走进了思想的深渊。 大学图书馆里有读不完的书,大刘却觉得越读越迷茫。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神秘的量子理论再穿越到佛陀的“三千大千世界”…… 大刘觉得陷入了一种可怕的执念。每一本书他都“看得懂”,如果把书里的知识拆成考试大纲出题,他这个学霸都能考满分。可是读的越多就约觉得他不认识这个世界,读到最后开始不认识自己了…… 类似瓦格纳教授提出的“小镇兄弟”这样的命题,对大刘而言就是“日常习题”。所以李崧昨日在张铭面前的言论并非自己的智慧,不过是从大刘那里兑来的“存货”罢了。 对于少年班的尖子生,学校在发展方向上给予了非常宽阔的选择权。于是大刘首先将自己对世界的好奇灌注在了生命科学上。然而从细胞学,一直研究到DNA,他仍然一片迷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