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试产(1) (第1/1页)
信诚电子,位于泉城高新科技园区的边上; 今天他们迎来了一批客人,原本一个一千台机子的代工订单,不过区区数万块钱的单值,根本就没引起什么高层重视; 只是由市场及销售部门按照正常程序接单,项目经理协调各部门资源,生产计划排程一切按步就班来,要开始排产,起码也要半个月后了; 然而,突然从最高层下达了个命令,要各个部门配合,把这个很小的玩具订单提到优先次序来排产 这下所有的部门都乱套了,按这么一千套的订单,其实哪怕是在pvt阶段,做做停停,所需的生产时间不过就两三天; 但是就这两三天时间,也是影响很大,因为产线上的排程原本就是满满的; 设备稼动率,产线利用率,甚至连转产品的时间都被工业工程部门算到了以分钟计; 也就是这边提前了,那边就要往后拖 至于生产员工之类的,反而不用怎么培训,指定一个位置,给一份作业指导书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电子制造业发展到这一阶段,已经经历了需要个人技能单独作业,到流水线集体作业; 再到现在的人员在产线上,主要的工作就是控制机器,或者代替部份机器无法完成的岗位的发展,再往后,就是机器取代人员了; 纷纷有人悄悄地议论着,这个玩具订单的老板,是不是和老总有什么关系? 于是,张一帆他们进入工厂的时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待; 人事部专门腾出了一间会议室供他们作为临时办公使用,水果,茶水不间断供应; 生产计划部门安排了设备最新,停线率最低的产线 品质部把眼最尖的,最机灵的老手qa给调到了这条产线; 工程部专门派了两个技术员,一个死死盯着产线上的波峰焊设备炉后品质,另一个则要负责测试设备的正常运行; 就连生产线,也都选了些熟手过来,整条产线上就连一个临时工都没有; 来料检验部更是提前加班加点进行加严抽检,发现一些塑胶来料有批锋的情况下,自己便组织了人员,用美工刀一点一点切掉 总之一切的准备,都为了能在最快的时间把产线开起来,不惜一切代价 在最后一次调整组装工位后,原本就要开动产线了,张一帆和凌志商量了一下,然后便叫停了 如果这样生产下去,品质根本就不可控,甚至连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都不知道,因为没办法追遡; ——————, 刘小明,一名产线员工,月月光的那种,进电子厂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想追个女孩子回家结婚——都说电子厂里妹子多; 进了厂后才知道,女的确实很多,但大部分是大妈,但是厂里的福利还算不错,工作也算轻闲,于是就呆了下来; 因为是年轻人,手脚麻利,而且又懂点基本的电脑cao作,所以刘小明的岗位一直都是测试站; 昨天下班前,领导就交待,明天会有重要的客户过来,生产一款新产品,让大家下班前搞好5s; 今天一大早上班前由领班主导的早会上,平时难得一见的主管也参与了,甚至还说了几句话,无非就是让大家注意纪律,保证好自己岗位的5s,做好防静电等等 平时半年也见不到一次这样的阵仗,哪怕是有客户来审厂,也不至于这么紧张; 所以,大家都如临大敌,刘小明也不除外; 在产线还没开起来的时候,无所事事的他只能一遍遍用无尘布擦着自己负责的测试台; 以前听调测试程序的工程师说过,这套东西就要好几十万,在这种新产品试产的时候,这个测试站犹为重要; 良率数据要从这里出来,而且,这样的测试之后就是组装,最终组装之后的产品,如果有失效的话,维修,分析都需要报废外壳 如果产线跑得快,就很可能会有漏测的现象发生,如果漏测的产品进到下一站,负责测试的刘小明是要受到处罚的; 很快,刘小明就发现了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工程部的人员在不断地忙碌着,不断地在产线上添加条码枪和电脑,几乎摆得密密麻麻的; 以前刘小明也见过,有些要求高的电源产品,在几个关键工序上要扫条码,比如测试站,老化站,出货检验等等; 只不过,这一次做得好像有点过头了,几乎每个工位都要扫描 也就是说,这些条码在系统里关联之后,只要查出是其中一个零件出了问题,立即可以在系统中调出来,这是什么供应商生产的器件,什么规格,哪一个周期,甚至连cao作员的信息都可以直接调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