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2章 不断总结与进步 (第1/1页)
2008年,当股票达到6124点以后,一泻千里,跌到1600,跌去80%。 那些追进去的人连退出的时间都没有。在股票跌的时候,债券一直在涨。因此股市跌的时候,左庸的资产并没有随之跳楼。 “我跌了12%。”左庸准确报数。 后来,左庸看到巴菲特说过这么一句话:“别人赚钱的时候,我也赚钱,我尽量赚得跟别人一样多;别人亏钱的时候,我也亏钱。我肯定比别人亏得少。”心意大动,从此视巴菲特为知己。 2009年,股指从底部的1600点,涨到了3400点,粗略算涨了100%。那时候,很多人还没有从6000点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左庸已经赚了50%。 这个经历,让左庸实践了股市上的第一个经验之谈:股票和债券是对冲的。它们涨跌是相向的。作为投资者,你总是去买便宜的那一个,卖掉贵的那一个,这样你就可以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站着听故事的人忍不住也蹲了下来。 “你最初投资的钱,是家里给的,还是自己打工赚来的?你投了多少钱?” 左庸轻声一笑:“我的家境与我的投资无关。不要问我具体有多少钱,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分比。” 听得人眉峰一挑,不由自主重复道:“不要在意金额,要在意回报比。请您接着说。” 左庸说起他的第二个经验是——用前辈理论指导实战。 为了研究怎么投资股市,他特意买了一本巴菲特推荐的股票投资入门书,叫《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是巴菲特的老师在1934年写的。 这本书的第一个章节就谈了如何投资债券——因为这是一个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有保证的投资。 后来,他又看了巴菲特的《滚雪球》。 巴菲特的投资有个关键词:净资产。把公司统统卖掉的钱,就是净资产。如果买进的价格低于净资产,即使股票不涨,把这个公司统统卖掉,价差就是利润。巴菲特说他要买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公司。那就意味着,稳赚不赔。 左庸更加细致地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发现居然真的有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公司。 “我相信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做好股票,但每一种方法都需要一种性格做依托。就我个人而言,在实际做股票的过程中,对巴菲特的很多说法,有了深刻的体验。 股市是动态的,过去的经验没法原搬照抄。但是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理论,尤其是基于相似性格的成功者说出的理论,是非常有指导和借鉴价值的。”左庸总结。 这个总结让跟他一样中国蹲得听众不觉笑了笑。 左庸接着往下说。 美国这样定义熊市:从道琼斯指数的最高一点,下跌20%,熊市就确立了。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中国熊市年年有。中国股市震荡得比较厉害。 左庸心血来潮,把整个股市,从1991年到2007年得股指全部查一遍,发现每三年有一次上证指数上涨100%,根据这个规律,他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投资每六年上涨10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