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先生为何如此抠门_第137章 成了别人眼中的贫困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成了别人眼中的贫困户 (第1/1页)

    一开始,只是本着见世面的想法准备赴美的签证。

    亲眼见了美国之后嘛,“我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倒了。”陈娇如是笑侃。

    她一个学文科的人,留美并不容易。好在她年轻、勤快又运气好。

    陈娇没怎么详细讲其中的过程,总之,她第一个结婚对象帮她解决了美国公民身份的问题。

    比起她在美的生活,她更喜欢讲她读大学的事情。

    在一个惬意的午后,林阿姨、陈娇、她年轻的丈夫、大狗、小欧元、孙清娜和左庸,坐在陈娇家的后院,一边烧烤,一边聊天。

    用的是普通话。

    陈娇的丈夫只顾着忙烧烤和逗狗玩,并不介意妻子用他听不懂的语言跟别人聊得火热。相反,他似乎挺享受这样慵懒又美式的午后。

    陈娇说,她读大学的时候,班上从16岁到44岁,各种年龄的人都有。

    他们中不乏成家、为人父母的。

    无论什么年龄,无一例外疯狂地热爱学习,尊敬老师,敬畏知识。大家如饥似渴地学习,仿佛除了学习,人生再无第二件值得花费精力的事情。

    等到了1987年她博士快毕业时,明显感受到高校的氛围发生了不少变化。

    学生们学习起来,不那么紧迫了。

    除了学习,有心恋爱或娱乐了。

    “麻派”和“托派”隐隐探头。顾名思义,“麻派”就是打麻将、玩耍的那一派;而“托派”,则是考托福出国的一派。

    托派很费力气,因为英语的基础实在太糟了。

    麻派也很尽力。曾经有个传闻,说某高校研究生宿舍,3男和一名女生一起组团打麻将。女生输光还想打,自己想了一个赌注,就是输一次脱一件衣服;衣服脱到没法再脱,她灵机一动,想出一个新的赌注:再输你们可以摸我一把。

    讲完这个笑话,陈娇笑得躺椅都晃动起来。

    她的美国丈夫眼睛含笑地望着她,脸上的宠溺是那么真实。

    孙清娜有轻微的讨好型人格,这是多年贫寒生活留下的后遗症。她少不了恭维陈娇赶在出国竞争激烈前早一步出来,所以可以过得如此悠然富足。

    陈娇似乎并不领情,她摇着头:“我这算什么,不过是有处房产而已。要是我在国内,说不定早就成千万富翁了。”

    孙清娜面上含笑,心里想,在21世纪的中国,千万富翁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啦。譬如她的爸爸,一不小心就成了千万富翁。若是汇港福蕴的那套房子能变现,她也是半个千万富翁了呢。

    不过,鉴于陈娇出生的年代,很显然,她口中的千万富翁,比孙清娜认知中的,要含金量高得多!

    “我在美国混得还可以时候、敢联系我的那些同学,向他们展示我的在美生活的时候,是1996年。

    有一次,我接待我国内过来旅游的同学,我同学告诉我,在1993、1994年,国内到处都在搞房地产。他也不例外,在海南做房地产。三年就挣了6000多万。

    我听了,心里是多么懊悔。我这同学在读书的时候,脑子并不聪明,两个他也比不上一个我。抱歉,这样说显得有些尖刻,不过,这是事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