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哥那超时代的婚礼!(五合一,一万一千四百多字大章) (第1/3页)
一年辛苦的劳作,到了秋天总算是有了成果。 头两天交完了粮食任务,这两天,各家又留出自家明年要用的粽子,和要吃的口粮,把剩下的粮食都拉到了乡里去卖了换钱。 换回来的钱,家里儿女大了的都用来给他们结婚成家了。 儿子还小的都存起来,留着他们以后上学。 要说着农村的婚礼,那真是特别有特色。 尤其是这结婚的日子,基本上都会选在这收拾完秋之后到年前这一段时间来成婚。 不有句老话说嘛,(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可能真是照这话来的! 今年秋天,周淑杰她们这个村,就有好几家要结婚的,其中就有她大伯家的周二哥要结婚。 别人家的婚礼什么样,咱就不去详细的介绍了。 只说说周二哥这个婚礼吧,至少周淑杰是全程参与下来的。 就周二哥这个对象来说,就比村里的媳妇要高出不止一筹。 人长的漂亮,还是公社的姑娘。家里亲戚还在乡里当官。 父母也都是工人。而且这姑娘还上过学有文化。 虽说人要的条件比较高,但也得说人家自身的条件就很高。 今年为了娶到这个儿媳妇,周大伯家可是没少忙活,先是人家要的家具,咱这儿没有也买不着,只能找郭叔家爷几个给做。 又是去人家那儿看样子,又是回来选木料,到做好之后又是刷漆,又是上油,又安玻璃又晾晒,反正这一套家具。郭家三四个人整整忙了一大年。 别人家的活儿基本上就没给干上,都给他们家忙活了。 除了这些,屋子里还有吃饭用的桌子,凳子,也都是在郭叔家给做的。 就这一套家具下来,木料是山上的不算钱。就这工钱周大伯就给郭叔家开了四百多块钱。 你就说,他们家这个媳妇儿得花多少钱吧,那在村子里那是头一份儿了,都拔了尖儿了。 这秋天卖完粮了,手里有钱了,也快到儿子结婚的日子了。 周大伯娘就赶紧领着侄女儿,儿媳妇去赶集,到供销社又是买棉花,又是买布的。 回家找了村里针线好的人,连铺带盖做了四套被褥。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锅碗瓢盆也都给准备齐全了。 虽说他们现在是在一起吃住,但也不知道乡里的姑娘能不能跟他们这农村人吃到一块儿去? 所以,家里就开会决定等老二结了婚,农闲时各家就分开做着吃,农忙时,谁有时间谁做。 要说最兴奋的,那就是周二哥了。 现在也没活儿了,也要到他结婚的日子了。 这几天他这乡里可是没少跑,不说一天一趟也是两天一趟,经常是借着买东西的由子,去看他的对象儿去了。 这眼看着后天就到日子了,家里的喜糖,喜烟,鞭炮,这些,今天也都买回来啦。 喜糖也就是胶皮糖和小淘气儿里面还参杂着几块大白兔。 烟就是一种叫羚羊的烟,不带过滤嘴的那种。烟也不是白色的,看着像是一种褐色的纸卷成的烟圈,这在现在来说可算是好东西了,一般人家要抽都是抽的叶子烟。能抽这样烟卷儿的,那都是有条件有身份的人。 就像结婚这样的喜日子,这样的烟卷每桌上也最多放一盒,还是拆开放在盘子里,就这还得看着一些,不让那些淘气的孩子都抓走了,要不然这一桌上每人一根儿都分不过来了。 去年,周大哥结婚时,支棚子做菜用的东西,今年又都搬了出来。 一院子的人,支棚子的支棚子,搭锅台的支架子的全部都忙乎着。 把去年的大厨又请了过来,要说这大厨今年是真的很忙,这两年他也没少赚。 村子里的条件越来越好,结婚的人家也多,在给他的礼钱也没有那抠门儿的,每家做几顿饭至少也得给他包五十元钱的红包。 不像以前,十块八块的有的还不愿意给。 做饭,做菜,有大厨。 摘菜,洗菜,有周淑杰领着的郭家嫂子这一帮。 端盘子,端碗,有和周二哥处的挺好的一帮小伙伴们来做。 知客,写礼帐的,有村里的村长和书记来帮忙。 结婚迎亲要用的牛车,也都跟各家打好了招呼,提前就把车子洗刷干净,就等着去帮着迎亲了。 当然,也不是白用人家车子,每家也有两三块钱的红包呢,钱不多就是沾沾喜气儿意思意思。 还有结婚那天要吃的两合面儿的馒头,周大伯娘也跟相好的左邻右舍都打完了招呼。 到时各家都会把馒头给蒸好,等开席的时候帮着端过来。 这样,也就算是把结婚要用的东西都安排完了。 周淑杰跟着她大伯娘一样一样的往下缕,她大伯娘说一样,她就在本子上划掉一样。 到最后,看着那些记着住的注意事项都划没了。 周大伯娘才算放心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两天忙活的,都说娶媳妇,娶媳妇。这一年结一个婚就给我忙乎的都弄不过来了。你说这要是儿子多的人家一年两个的那么结婚。可不得累死两个呀!” 周淑杰听着她大伯娘这两句牢sao,也知道她大伯娘这是心里不舒服了。 人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 她二哥忘不忘了娘不知道,但现在看他这劲头儿。 他肯定是能跟他媳妇儿处的好。 这跟媳妇儿处的好了,那肯定就一般不会听他老娘的话了,要听媳妇儿的话。 所以,周大伯娘这是心里有点不平衡了。 但周大伯娘也不是那不讲理的人,她也就跟周淑杰叨咕两句,连周大嫂,她从来都不跟她说这种话。 周淑杰每次也只是笑笑,把这个话题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