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麦收儿 (第1/1页)
要说这麦收前的活儿也挺多的。 比如收拾仓房,还有补麻袋。 周淑杰就用了一天时间来收拾这些东西。 先是把仓房里收拾干净,所有的东西都靠一面放着,留出摞麦子的地方。 又把往年那些装麦子的袋子都找了出来,每一个仔细的翻看。 发现有坏的或者老鼠咬碎的,就单拿出来放在一边,等都找完了在拿去缝补,好的继续放在仓房里。 坏的她则是直接坐在仓房的门口儿,用那些旧衣服上剪下来的碎布,一个一个的补了起来。 周淑杰坐在那儿补麻袋,两个孩子就很好奇他娘在干什么,也在一旁蹲在那儿仔细的看。 因为他们在跟前来回跑,周淑杰用针都要躲着他们,怕哪一次捏着针拽线的时候扎到他们。 后来,还是婆婆过来才把两个孩子领到了一边的沙果树下去玩。 现在这沙果树上的果子已经长的比铜钱儿大了。 再长个两圈三圈的就离熟不远了。 两个孩子一到沙果树下就仰着头看上面的果子。 有的时候儿仰头时间长了,把握不住平衡,就会一个屁股就是坐在地下。 坐到地上了也不哭,起来了还会自己拍一下屁股上的灰,在若无其事的去玩别的东西。 在柱子离开的第三天,周淑杰家开始动手收麦子。 今年收麦子还是跟往年一样三家合伙。 当然了,主要还是周大伯家和郭叔家帮她干得多,人每家都有好几个人,只有周淑杰下是她自己一个人。 干活儿也不如人家快,基本上算是在后面打狼的那一个了。 在她们这边挥舞着镰刀流着汗水时,那边柱子也到了他要去的地方。 先到了山外的一个部队,这个部队就是每次给他们送补给的部队。 还没等他进山,上面的电话又来了, 让他直接从这里出发。 之后柱子就又坐上运兵车,昼夜不停的样战场赶去,去和那些已经出发的战友会合。 ****** 小山村里原本一整块的金色麦田,被勤劳的人们分割成了各种参插不齐性状。 在那风吹摇动的金色里,是一个个猫着腰挥汗如雨的农民,在挥舞着他们手中的镰刀,收割着它们一年的劳动果实。 每一个壮劳力一天大约能收割三到四亩小麦。 就算是妇女,每天所割的麦子也不会少于三亩。 周淑杰家又是和她大伯还有郭婶儿家合伙收割,他们的人就特别的多。 周大伯家,除了看孩子的周大嫂来了四口人。 郭叔家那就更多了,只于下郭三嫂子在家带孩子,其他的七个人都下地了。 再加上周淑杰,这就是12个人。 每个人一天按最少的三亩算,那也是两晌多地呢! 最先收割的是周淑杰家的麦子,她家一共两晌的地儿,也就是30多亩。(一晌15亩) 这12个人一天轻轻松松的就能割完。 头午刚开始割的时候,还怕会割不完就都使了大力气,到了下午麦子就没剩多少了。 哥到了地头,周大伯直起腰看了一没剩多少的麦田。 就出声招呼着众人:“她郭叔,快来休息一会儿吧,剩下这点儿一气儿就完事了” 郭叔听见了猫着腰嗯了一声,割下了最后两把麦子,捆成一捆放在了身后,才直起腰来说道:“行,剩这一溜儿是没多少了,咱们都休息休息,这刚开始干活,别一下子用力过猛咯。” 周大伯笑着说道。:“可不是吗,真是老了啊,以前年轻的时候,干什么都不带歇气儿的,现在这个干一会儿就觉得这腰都不是自己的了。” 郭叔笑了一下道:“哈哈哈哈,没听过一个词儿吗,叫老而弥坚。这往后哇有的是活等你干呢,现在就说老了,啊,你这是想偷懒吧。” 周大伯听了一笑说道。:“可拉倒吧,你这词儿是夸人的吗。” 说完又对着,被周大哥他们接到头的这些妇女们招呼道。:“到头儿别急着拿垄,过来休息休息,喝几口水。一会儿,剩下的那些我们这些男的干,你们这些女的就在后面把麦子罗成剁。” 今天的日头很好,至少,三四天不会下雨。 所以,这些割下来的麦子,就先不急着往场院拉运。 先把他们在地里摞成一人高的小垛,让他们在这儿晒着干着。等干的差不多了,再往场院一拉,拉一车脱一车的。这样也省着到场院堆成大堆,在来回倒腾浪费粮食。 这摞麦垛在割麦子里算是轻巧活了,就是把先头割麦子时随手放在地下的麦子,一捆儿一捆儿的捡起来,摞一个中间中空的圆形小垛,把所有的麦穗朝外外面,越往上摞越缩小,到尖了竖起一捆麦子在上面封顶。 一听能休息,周淑杰觉得自己的脚步都要轻快两分。 要说她真不是那种特别能干的人。 以前也不曾干多少这种地里的活,现在嫁到人家成媳妇儿了,不管年龄多大都当大人用。 每天跟着干地理活,让她感觉有点吃不消。 所幸,明年这些地都会给郭叔家种了。 到那时周淑杰也算是解放了。 到了地头,这一帮人全部都席地而坐的坐在那儿歇气儿,抽烟的喝水的,拿着磨刀石噌噌磨刀的。还有几个妇女结伴儿上厕所的。 这一切也就能休息半个小时吧! 又起来接着干,就像周大伯安排的,男的都去割剩下的麦子。 周大伯娘和郭婶儿领着这一帮女将码麦垛。 码的时候,周大伯娘她们还说道。:“郭嫂,咱把垛儿码大点儿吧,咱有牛车让他这一堆能装一车的,到时候装车也省劲儿。” 郭婶儿听了点点头道。:“行,就按你说的干。” 就这样,她们就形成了一个流水的作业线。 年轻力壮的,比如周淑杰,郭大嫂郭二嫂就抱最远处的麦子往中间拿。 周大伯娘和郭婶儿两个人,一边指挥着,一边抱最近的麦子码垛儿。 要说这干活的时候,真是不觉着时间怎么快。 有时能忙起来,甚至都会把日子过忘了。 几月几号的,谁都不记得。 周淑杰家的小麦割了一天。 周大伯家的用了一天半的时间。 郭叔家的人多地也多,收麦子就用了两天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