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罗,入住!(二和一) (第1/1页)
时间就在等待中度过。 等房顶的泥面晾干了,这座新房子屋里的墙和炕祥也都已经干的差不多了。 柱子,找来周大伯和郭叔他们帮着铺上了油单纸。 周淑杰和郭婶儿,周大伯娘她们熬了一锅酱糊,用从队上收集来的报纸,把屋里的墙都糊了一遍。 这一糊完,就显得屋里特别的亮堂了。 周淑杰又把家里的玻璃都擦了一遍,一直到窗明几净她才住手。 屋里的炕上,也铺上了柱子特意买回来的炕席。 这可是周淑杰最满意的东西,她一直惦记着要买炕席。 却一直都没买着。 这两块炕席,还是柱子又跑了一趟省城才买回来的。 一起买的还有两袋面粉。 上两天盖房子,村里人不是来帮忙了吗! 别看只是中午供了一顿饭,但每顿饭都要使一袋子白面,多半袋子玉米面才够这些人吃饱。 两顿饭就把她们家的存粮都用光了。 现在离新面下来,至少还得一个月。 所以柱子又去买了两袋儿面回来。 屋里的地面儿也撒了一层黄土。 再淋上水,趁着泥土湿润,柱子拿着锤子挨排的锤了一遍。 这地可被弄得平整了,一点不平都没有,而且,扫地时也不起灰了。 这房子经这么一收拾,就可像样子了。 郭家嫂子们来看后都赞不绝口。 郭大嫂说:“这房子好,看着就立正。” 郭二嫂也说:“真亮堂,大嫂你看这屋里多亮堂,这要是冬天做鞋子可就方便了,不会像咱们家那屋,黑的都看不见引针。” 郭二嫂的性子一直就特别直接,有什么就说什么。 也得说郭婶儿人好,不是那天天爱挑理的婆婆,要不然就郭二嫂这性格,就算不受气,也得不受待见。 郭三嫂的性子和她二嫂正好相反,一直都是比较腼腆。 这房子她也很喜欢,觉着挺亮堂挺好的。 但她基本上没说过什么话,人家问她好不好,她就点点头。 但眼里那羡慕的目光确是不做假的。 周淑杰这两间房子,现在从外面看都是一样的。 唯一有差别的就是新房子里没有厨房。 新房子这屋的炕,烧的是炕洞子。 因为不在这屋做饭,就没搭锅台,八炕的时候就留了个炕洞子,走烟儿和东屋用的是一个烟筒。 外屋地就成了一个。小客厅。但在农村这小客厅也没有什么用。来人串门儿还都是往炕上坐。 这天,新房子的屋里外头都收拾利索了。 周淑杰和柱子,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下。 周淑杰说:“柱子,咱明天去集市上买些rou吧,咱盖房子的时候有挺多东西都不全,都是相亲们谁家有就给拿来的。 虽说过后把钱给送去了,但这人情儿咱也得领。 明天多买些rou,都请来吃顿饭。也算是给新房子里边儿添点儿人气儿。” 柱子听媳妇,这样一说就点了点头,其实他媳妇儿不说,他也正打算这么做。 柱子说。:“大伯家,小叔家,郭叔家,都请来。” “对,等明天你把他们都请来。你可是咱家户主,请人可得你亲自出马了才有诚意吗!。”说着周淑杰还好心情的打趣儿了柱子一句。 虽说柱子不会和她说笑打闹,但是她说什么有意思的事儿的时候,柱子也会配合她弯一弯唇角。 周淑杰觉得这样就挺好玩儿的,没事儿,她就盯着柱子,跟他说个小笑话,等着柱子配合她。 人家要是配合了,她就会笑的特别开心。好像柱子这弯嘴角儿的样子,比那笑话都好笑。 其实,周淑杰不知道,在柱子的眼里,她这种行为也挺好玩儿的。 明知道柱子不太会笑,依然每天都在致力于逗他笑。 他怕他不配合,他媳妇儿玩的不开心,以后会没有动力。 柱子小的时候也是个爱说爱笑的小孩儿。 可能童年的记忆真的是太糟糕了。 后来,他娘又生了那样的病,他就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一样。 在也没放声大笑过,也没有人见他哭过。 算了,过去的事咱就不提了。 这新房子盖好了,咱就说点高兴的。 说赶集, 转眼之间就到了赶集的日子。 自从柱子回来,家里缺什么少什么都是柱子出去张罗着买。 周淑杰这段时间都没去赶过集。 今天原本打算也是让柱子自己去的。 临出门了,她却被柱子拉着跟他一起上了牛车。 周二哥,今天家中有事儿没有去赶集,所以今天这牛车是柱子赶的。 周淑杰就觉得这个男人身上真的有很多迷。 她还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学会的赶车,她都没见过,你看他现在赶得像模像样的。 话不多说就到了地方,把牛车拴在了周二哥拴牛车的地方,放上草让它自己在那儿吃着。 周淑杰在前面走着,柱子在她的身旁跟着,两个人就往集市里面走了过去。 你别看现在的集市小,卖东西的人却挺多。 有的是自家产的青菜,吃不了的拿出来卖。 也有的是没舍得吃就拿出来卖了。 还有靠着亲戚朋友,从外地给捎来的新鲜货,摆在这儿卖的。 今儿来赶集,周淑杰就觉着这些卖货的,货样要比去年多了很多,有的一些都是咱们东北这儿没有的。 这一看就明白了。现在的人胆子又大了一些。 头两年还是试探着,倒腾点儿东西,现在的胆子都大的运货的时候甚至都敢用客车往回带了。 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以前的小商贩运货,要不是用自家的牛马车去拉,要不就是用人往回扛。就怕别人知道了给报告了。 周淑杰,他们家也不缺什么,主要就是想买点rou,其他的也不想买。 两个人在集市上走马观花的走了一圈。 你还别说,这一圈儿真没白走。 周淑杰,在卖海货的那哥俩的摊位上看见了花生米。 她眼前一亮的就奔了过去,一口气要了十斤。 这东西不只是下酒好,平时自家也能吵一点,当零嘴吃。 要说呀,其实也就是不差钱。这要是缺钱的人家,别说零嘴儿了,正常的饭菜都吃不饱呐。 买完了花生米,就没有其他要买的了。 两个人就去卖rou的摊子上,要了十斤猪rou。 柱子拎着跟着周淑杰往回返,快到牛车的什地方,碰见了一个来卖鸡蛋的老太太。 看样子也是刚来,两筐满满的鸡蛋还没卖出去呢。 就让周淑杰,这个不差钱儿的大买主全包了。 一筐大约能有一百个,两筐,也才二百个左右,要上称的话也就十六,七斤儿。 真心不多,只能说那是的人真的不富裕。 就连买鸡蛋的老太太,刚开始还以为听错了呐! 等周淑杰又说了一边,她才敢相信。 周淑杰他们家每天给孩子吃的鸡蛋,都是周大伯娘和郭婶儿她们,隔三差五送来的。 现在眼看着周大嫂也快生了。 周淑杰,估计她大娘家也没存下多少鸡蛋,就想着多买一些,等她嫂子坐月子的时候,能多吃点鸡蛋,身体好,奶水也好,孩子也能吃的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