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分工合作 (第1/1页)
听见这一声“开始”拿着搞头的人都动起手来。 咱就说这些农村人,他们可能盖不了高楼大厦。 但像这简简单单的没有太多要求的农村小房子,几个农民就能把它盖起来。 他们好像天生就会这一们手艺,不管木匠瓦匠每个人都会一点。 柱子,领着一帮年轻的小伙子在拆着老房子的房盖儿和前墙。 郭叔带人在新房的地放画上线。该码砖的地方码砖,该放土坯的地方放土坯。 安排完了,看他们干的都挺好,郭叔就领着他家的三个儿子在一堆木头跟前儿,叮叮当当的敲打起来,做着明天又用的房梁。 要我说着盖房子其实挺麻烦的,这儿那儿的用的东西都特别琐碎。也特别多。准备不到位到用时就抓瞎了。 但也幸好村子里的人都愿意帮忙。 发现什么东西不够。 小来小去的人就回家取去了。 有大件儿缺少的,就赶快让周二哥赶着牛车去县城买去了。 拆,果然是比“建”要快。 老房子棚盖上的茅草,一会儿就被这帮人都拆下来啦。 这个草拆了也不用扔,放在柴火堆旁,让它干着,等它干透了能当柴就烧。 这房顶去了珊房草,剩下的就是泥面了。 剩下的碎草用笤梳划了干净了,看看哪有不平的地方,在用新和的泥找找平。 然后放在这晾着,等他明天晾干了就能往上扑“油单纸”了。 老房子用了一上午时间,就把前脸儿的砖全部都码完了。 又重新把窗户上上,窗台上边抹上水泥。 要说这水泥窗台,那还是周淑杰要求的呢。 这一抹出来就显得特别好看。 新房子起的也挺快,再说这新房子和老房子共用一个山头,只要在盖三面墙就行了。 在北方盖房子和南方有很大区别。 比如说这墙的厚度。 北方的墙,至少要五十厘米厚。 南方的墙只有30厘米左右。 之所以要盖这么厚,只是因为为了保暖。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 小的时候看电视剧,看人家那些大侠飞到房顶上偷听人说话,一掀开瓦片儿就能看见底下的人。 我就觉着谁家的房子都是这样的,只要掀开棚顶上的东西就能看见里面地人。 后来长大才明白那时候的想法太天真。 别说你能不能掀开棚顶上的瓦。 就是你掀开了,他也不可能直接看见里面的人呐! 里面还有一层“二层棚”呢! 那个时候真是太天真了,呵呵呵! 东北的房子,就是有一层很结实的“二层棚”,上面不止放锯末子保暖,还会放一些家里不用的东西。 以前曾经听奶奶说过,还往里藏过粮食呐。 咱们言归正传。 这一上午新房子的底座儿也码好了。 在往上就该上窗户了。 要说这盖房子用的东西真的特别多。 就说这窗户门儿吧。 现准备肯定不赶趟,这都是周淑杰他们家从村子里那些要盖房子的人家匀过来的。 再说明天要用的房顶上的所有的木头。 这些木头你就是让柱子准备一个月,在没有任何电锯只用小手搂,搬运用人扛的年代,他也弄不回来这些啊。 他们家这次盖房子,从人家匀来的这些东西就没少花钱。 大头肯定是都花在了砖和水泥上,到现在为止已经花进去一千元左右了。 你可别觉着这一千元少。 在这个年代的农村,要盖一间这样“一面青”的两间房,500元左右就能盖下来。 当然啦。 要用到的木头和土坯你都要自家准备。 农村人也图新鲜热闹,一听说他们家要盖“一面青”的砖房,很多人在都来看热闹。 特别是一些小孩子,跟着来回的跑,有的还跟着搬砖呐。 这院子里好几十号人,干的热火朝天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