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村姑之平凡生活_第一百一十七章 邮信(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邮信(二合一) (第1/1页)

    阳光重新照在大地上,夜的黑暗也侧底地退去。

    最早起来的不是年轻人?

    也不是小孩?

    而是每家觉最少的老人!

    每家只要有老人的,你就会在每天早晨,看见他们在园子里忙碌的身影。

    有时是除个草,有时是扶棵苗儿。

    就算园子里什么活都没有,他们也会来回走两圈儿,才能安心地去干别的。

    跟周淑杰家一墙相隔的郭婶儿家就是如此。

    郭叔和郭婶儿两个人早都起来了,在园子里一个给柿子插架条,一个给茄子备垄。

    手里忙着,嘴里也不闲着,你一句儿我一句儿的唠闲嗑。

    郭婶儿忽然想到什么,问道:“哎,老头子,昨晚间柱子媳妇儿她大伯来找你,你们在院子里说了半天,都说什么啦?”

    郭叔嘴里叼着一个手卷的烟卷,含糊的回答道:“还能是什么,还不是打家具的事儿。”

    郭婶儿问:“给他家老二么,要打几个柜子呀?”

    备到了地头直起来腰,把嘴里的卷烟拿在手上,郭叔才清楚的回答道:“不是要打柜子,人家那儿媳妇儿要的跟咱这可不一样。要的是大厂子做出来的组合家具,听了老周说那个家具在咱这儿买不着,昨天她来找我,问我能不能去看看样式,回来试试看能不能打出来。”

    郭婶儿一边听着,一边插上最后一棵柿子的架条,又拿了个破布条把柿子秧固定在了架条上。

    绑完了走到地垄头,站在郭叔旁边问他:“这事听起来挺麻烦呢,你答应了吗?不答应,又不太好吧!”

    郭叔吸尽最后一口烟,把烟头扔在地下用脚免了免,这才说道:“能不答应吗?他说后天赶集,让我跟周二去看一眼。县里有一家买着那个家具了,他跟人家说好了让我们去看。我也没把话说死,说先看看,要真能做就给他打出来。”

    园子都忙完的,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往出走。

    听到这儿,郭婶儿道:“那后天你好好看,都答应了就尽可能给人办好。”

    走到房门前的郭叔回了一句:“我知道!”

    这句话说完,两个人就没再继续唠,郭叔进了院里靠墙边,新搭起来的马棚,给他家那匹马添草添料。

    郭婶儿择是进了屋,想着也差不多该做早饭了。

    一进屋就发现,屋里特别热闹。

    三个儿媳妇儿都起来了,两个忙着做饭一个给看孩子。

    郭婶儿想伸手帮忙干点儿什么,都插不上手。

    让大媳妇,二媳妇给请进屋里,跟三儿媳一起看孩子去了。

    而郭家的三个儿子,这时也相继从各自的屋里走了出来。

    老大拿起扫帚,嫂子院子里不多的木屑。

    老二在摆放木头的仓房里进进出出,归楞着里面弄乱的木料。

    郭三哥则是结过他爹手中的活儿,继续给他家马添草添料,外带刷毛。

    此时和他家一墙之隔的周淑杰也已经起来了。

    在院子里抻了个懒腰,就去忙着喂猪喂鸡。

    都喂完了,才去抱柴,烧火做饭。

    蒸了一盆大米饭,炒了一个土豆丝儿,再配上一碗大酱,几棵大葱一把青菜,一碟咸菜。这就是农家早饭的标配了。

    要想吃rou,这平常日子可能不太容易,除非赶上有集能买一点回来吃,要不然平时就是吃素的时候多。

    吃过饭,捡下桌子收拾干净

    之后婆婆坐在炕上,一边做鞋,一边看着两个孩子。

    周淑杰则是忙着去弄她的炒面去了。

    先把榛子仁儿放进捣蒜泥的蒜缸子里,捣的碎碎的,再把捣好的放进一帮干净的小盆儿里。

    幸好这榛子仁是炒熟的,还炒的酥脆酥脆的,特别容易碎,要不然这一盘得捣到啥时候去啊。

    等她把这一盘儿的仁儿都捣成碎面,时间也过去了一个小时了。

    接着她又去了外屋地烧火,把锅刷干净,等锅烧热了,抹上油把面粉舀来一大盆儿到进了锅里。

    炒面可不是那么容易炒好,炒不好了不香,火大了就会有湖吧儿的,吃着也不好吃,所以它需要勤翻慢火。

    等面炒的微黄了,把捣碎的果仁用手扬在了锅里,翻上几个个搅拌均匀。

    周淑杰又从碗架子里,拿出一袋糖精打开,拿了几个粒儿扔在了锅里继续翻炒。

    现在很多人可能都没见过糖精。

    只吃过白糖,在以前的年代,白糖很贵也很少,一般人买不到,而这个糖精就是白糖的替代品。

    正常情况下,一粒糖精就可以化一瓢糖水,它的甜和白糖的甜味儿不一样。

    那个年代每家烀豆馅儿,用的都是糖精。

    翻炒均匀之后,挑出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甜味儿刚刚好不少也不多。

    这糖精要放多了,就会甜的发苦。

    周淑杰把炒好的炒面,盛了出来放进最大的一个陶瓷盆儿里。

    中间挖个坑,好让它散热快,不会因为太热把中间的捂湖吧了。

    把锅重新洗刷干净,看着时间还早,也没急着做午饭。

    而是往锅里添了两瓢水,添了来把柴火把水烧开,拿出三个碗,每个碗里两小勺炒面,倒上开水冲成糊状端着进了屋。

    其中一碗放在柜盖上,给两个孩子晾着。

    其他的她给自己留了一碗,递给婆婆一碗,说道:“娘,你尝尝,这是刚炒好的炒面,看看好不好喝,我想把这个给柱子邮点儿,备着晚上饿了冲点儿喝。”

    婆婆放下手中,马上就要做好的第二双鞋子。

    把碗接了过来,摸着有点烫,没着急喝。

    吹了吹,才在碗边儿,喝进嘴里一点。

    吧嗒了一下嘴,一股浓郁的麦香和果仁的香味儿在口中混合着蔓延,还有点淡淡的甜味儿,这都让老人家觉着很可口。

    婆婆笑着跟周淑杰点了点头,道:“挺好喝的,就给柱子邮点儿这个吧,晚上也能让他垫垫饥。”

    周淑杰笑笑没说话,只是点了一下头,就和婆婆俩各自喝着手中的那一碗油炒面儿。

    炕上的两个孩子正睡着,按时间来算他们应该也睡不上几分钟就会醒来。

    果然,如周淑杰想的那样,当当和婆婆刚把碗里的炒面喝完。

    两个孩子也先后的醒了过来。

    两个小家伙一醒来也不哭,睁着眼睛转着脑袋可哪儿看,看见了娘又看见了奶奶,就躺在那里咧嘴笑。

    周淑杰把两个空碗送去了外屋地。

    回里屋从炕上抱起儿子,先给他把尿,把完儿子又抱起女儿。

    等两个孩子都尿完了,又拿出毛巾给他们用温水擦了擦脸和手,让他们精神一下。

    这才端过那一碗,晾的温温的油炒面儿,到两个孩子跟前儿,用小勺一人一口的喂着。

    弄的时候她就想着,给孩子留一点,就特意把果仁都弄得碎碎的,要不然还真不敢给他们喝。

    两个孩子分食一碗,这碗还是个小碗儿并没有多少。

    看孩子好像还有点没吃够。

    周淑杰也不敢再给他们多喂了,这里面放的毕竟是糖精不是白糖,也不知道小孩儿吃了会不会有什么不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