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年前的最大一个集市(大爆发二合一,谢谢各位亲们的票票) (第1/1页)
农村的孩子都盼着过节。 因为过节就能吃着好吃的。 特别是到过年前后的那几个节日,都会包饺子吃。 老话不是说嘛:“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其实,这时候包饺子没有后世那么多花样,那家也不舍得包纯rou的。 你要包纯rou的,家里那么多人得多少啊!包少了也不够吃啊! 所以每家包饺子,都会多往里放菜,反正不是放萝卜就是放白菜。 家里人口要是少的,比如像周淑杰家,就少放一点儿白菜心。 像隔壁郭婶儿家那么多口人,就算她家日子过的好,也要往那3斤rou里放上两颗大白菜,要不然她也不够吃。 咱那,不说别人,只说说周淑杰家吧。 昨天她大伯娘让她嫂子给送过来了几块猪rou,昨晚上她就化上了一块大约三斤的rou。 今儿周淑杰起了个大早,起来就把猪rou上面的瘦rou切下来剁稀碎放点小米,用大锅先给熬上了。 空出手来,把rou馅儿也剁了,又放了一点白菜心,和了一块面,一大早的就包上了饺子。 等孩子和婆婆醒来,饺子也包完了,rou粥也熬好了。 经过一场碗筷的战争,付出了满脸花的代价,这顿饭总算是吃完了。 尤其是两个孩子,今天早上熬的是rou粥,她可没敢直接给孩子吃里面的干货。只给他们撇了一些带rou味儿的米汤喝了,这点米汤还被他们喝的满脸都是。 吃过饭后,又从新给两个孩子洗了脸,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才算是收拾利索。 等两个孩子又睡着了,没什么事儿了。 周淑杰就拿出来一只笔,一张纸,在那儿列起了单子。 这是一张购物单。 上面列了很多零儿碎儿东西,这是后天赶大集要买的物品。 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诗画诗酒花。哈哈上面不都是真的! 至少有几样就不是真的。 好了,不开玩笑了我们来好好的写。 今年过年周淑杰只买一些必须物品,一些用不太着的就不打算买了。 主要是因为周淑杰睡不着时,躺在炕上算了一笔账。 从她回来到现在,家里整钱儿就进了二千六百多。让她花的现在家里只剩不到一千五百块钱了,这期中还有上两天柱子刚给邮回来的一千元。 周淑杰发现,她把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从后世给带了回来。 从今以后她要省着点花,不急需的,不是必要的就不再买。 只见周淑杰手中的单子上写着,一个砂锅,两瓶酒,两盒槽子糕,再买两把糖球。 哦,对了还要去供销社买两张红纸,拿回来让爷爷给写几幅对联。 这些都是小头的花销,最大头的是要去卖海货的王启王超两兄弟那买一些海鱼,还有上次周淑杰让他们给捎带的大枣儿和冻柿子。 写完停笔又用脑袋盘算了一下,买这些东西带五十元钱就够了。 周淑杰打算后天赶集,自己兜里就揣六十元去,多了都不拿,一拿多了她怕自己会管不住自己给都花了。 经过这一番盘算迎来了赶大集的日子。 年前的这个集是最大的集市,就算日子再不好过的人家,过年也要买些东西。 村里的牛车,马车,那是全部都出动了。 因为今天不只是人要去赶集,还要去卖这一冬天上山,攒下来的野味儿。 就算把牛车马车都赶出来,也只是妇女能捞着车坐,年轻力壮的都得在地下跟着走,腿儿着去。 周淑杰坐在周二哥赶的牛车上,同一个车上坐着的,还有大伯娘和周大嫂,再加上郭婶儿家的郭大嫂和郭二嫂。 郭婶儿和郭三嫂子留在了家里,帮着周淑杰照顾孩子和婆婆。所以这次赶集就没有来。 本来是大伯娘要留在家里给周淑杰看孩子照顾婆婆的,但却因为前两天儿周淑杰传过来的话,所以大伯娘这一次不只是去赶集,她还要去看一看那位供销社的小姑娘。 周大嫂也是因为这个才跟着凑个热闹。 周大哥跟郭家的三位哥哥,在车后面跟着边走边唠着嗑。 他们几个都会赶车,所以就轮着流一人赶一会也就到县城了。 还没进县城,就能感觉出来这个和平时不一样的大集市的热闹。 就连卖东西的摊位,都摆出了县城,在靠近县城的大道两边都零散的摆放着一些。 进了里面那卖东西的是越来越密集,人也是越来越多。 好不容易才找到村里人提前给占的空位,摆好了车上的猎物开始叫卖。 周淑杰她们在那儿看了一会儿。 周大伯娘感觉也用不上她们帮忙。 就拽着周淑杰,让她带她去供销社看看那个小姑娘。 周大嫂一听也赶忙说她也要去。 这娘三个就一起,往集市里面走了过去。 从人群中不断传来吆喝自家孩子的声音。 “二丫,你可跟住了,走丢了娘可找不着你。” “嗯呐,俺会跟住的,娘!” “狗蛋儿啊,狗蛋儿……你这死孩崽子不跟住了,往哪儿钻。”说完就传来了啪啪两声,这是拍打在孩子后背上的声音。 周淑杰看着旁边的那个被称为狗蛋儿的少年,被他爹揍了两巴掌,也没嫌疼,只在那满脸欢喜的嘿嘿笑着。 被他那欢喜的笑容感染,周淑杰的脸上也带出了一些笑容。 走在周淑杰身后的周大嫂。捅咕了周淑杰一下,说:“笑什么呢!你认识啊?”说完还往那爷俩那看了两眼。 周淑杰摇摇头,笑着说:“不认识,就是觉着那孩子挺好玩儿的。” 周淑杰一说完,就被周大嫂用一种“你可真是少见多怪”的眼神,瞅的有点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咳咳”咳嗽了一声转移话题说:“大娘,嫂子我领你俩去供销社呗,咱去看看我二哥相中的姑娘去。” 这话题转移的,果然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