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检阅族学 (第1/1页)
至洛阳以来,一直想检验族学,却不得空。 近期刘仁轨失势,崔察辞官,沈三问终于乐呵完了,放下手中的玩乐,抽出空来。 若是这帮小东西敢在自己办的学堂里瞎来,玩物丧志,就让他们知道花儿为啥这样红。 棍棒底下出英才,沈三问是绝不会手软的。 族学之初是三字经、增广贤文,然后是孝经、论语,礼、乐、射、御、书、数。 先考察的是嫡子。 学子们坐好,便发现讲台上站着的不是以往的夫子,而是能够决定他们命运的权贵——驸马爷。家中长辈已经说过了,族学,全是驸马爷的恩赐,耗费万金,只为沈家能改变目前的颓势,这是一位巴结好能带你飞上天的主。 沈三问直接开口了,“今日我来考察大家的学习成果,希望你们能够有自己的思想,各抒己见,不要人云亦云。” 堂下整齐的答道,“是。” 沈三问:“圣人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何解。” “每次温习知识,都能有新的领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立场,能有不同的见解。” “回顾旧知,学习旧史,可以预见未来之事,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温习旧知,可以得到新知,则万变出于己心,每每温习,每每知新,若只是接受教诲,记住圣人言辞,所知有限,难以明白内中深意,尚有不足之处。故而,能以旧知新方能为人师表。” 沈三问点点头,学的还可以啊,讲的头头是道。 沈三问继续考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使水载舟?” “百姓如水,用之得当,则受尽其利,用之不当,舟毁人亡。应当因势利导,使人爱其国,进而忠于君。年幼稚童,可以受官家庇护,壮年之人,可以自力更生,年老后,老有所养,则百姓爱君若父,爱国如家。” “水利万物而不争,百姓若水,安抚得当,则安居乐业。保障百姓生存,自然可以得民心。不横征暴敛,轻徭薄赋,自然可以使水动静相宜。” “人心需要人才使之慢慢凝聚。贤明的君主,任用合适的人来治理国家。君王引导,臣下决断,君王爱民如子,上行下效,则国富民强。育才、聚才、用才,是一国强盛的开始。如今之科举便是选才之道,治国良方。” 沈三问:“后宫参政,你们以为如何?” “后宫参政,说明皇帝昏庸,后宫贤德则天下安,恶毒则百姓困苦。” 难道君王治政不是如此吗? “后宫参政,往往外戚专权,西汉王莽、东汉曹cao、北周杨坚,均为后宫之乱,外戚之祸。” “女子重亲疏轻道理,处事多顺从个人意愿与直觉,而非天下大义,参政弊大于利。” “后宫干政,外戚掌权,皇帝形若傀儡,万万不可。” “女子参政,比宦官参政要强上许多,宗室执政也鲜有盛世,倒是长孙皇后、武后、冯太后、吕后、萧后,都才能显著,能为江山绵延百年太平。” 就这最后一条还能听听,不过沈三问倒也不屑于与这群孩童争辩。 而后考察了庶子,一样十分长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