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成都搬兵(下) (第1/1页)
兵变成功后,李由做了四川之主。 程方在任时,倒行逆施,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至民生凋敝、千疮百孔。如此情况,若想发动大规模战争,实在勉为其难。 袁野与李由、萧何商议此事,二人的意思是,成都的粮草不济,支持不了一支庞大军队的长久作战。 李由的意思是,打造精兵。精兵可以人数少,打大仗,少耗粮。 但问题是,精兵从哪来? 成都现在的兵也不少,但问题是,李由原先的部队没有战斗力;程方的城卫军降兵没有忠诚度;而囚徒又没有纪律。 所以,人数虽不少,要想打造一支精兵,短时间内不可为。 萧何建议,为了少费粮草,应解散现有部队,只留下精壮之士,再加以训练。当然,这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袁野心急如焚,他给韩信去了一封信,将成都的情况,详细写在信中。 第四天,收到回信。 信中说: “袁野吾弟,一切安好,且自安心。”↓ “自我与丁努族长来到九龙岭,已与蛮族交锋十数次,我方凭借九龙岭天险,固守阵地不失。”↓ “说来也怪,蛮兵一天天增多,每天却只以少量兵力抢山,攻击力度也不强。我猜想,蛮族是由多个部落构成的,是否其内部也有不和谐的因素呢,也或许是别的原因,是不是,他们要等所有人马都到齐后,再发动总攻?如果是那样,他们的粮草从哪儿来?”↓ “我的处境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险恶,大可不用太担心。”↓ “我也赞同精兵策略。蛮族用兵,我等不甚了解,难免有出其不意之招,危难之时,弱兵定会带坏强兵士气。”↓ “以蛮兵增兵的速度来看,十万蛮兵,起码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齐。若他们真要全到了再总攻,那么,你们务必要在一个月内将援军送达。”↓ “切记,将兵权要过来。” 袁野拿着信去找萧何。 李由是武官,文治平平,做了四川之主后,他最头疼的就是治理。袁野向他推荐了萧何,萧何是后来的“汉初三杰”,主要是以文治见长,李由有了他,自然是如鱼得水。 当然,萧何只是暂时帮助李由,他对刘邦很忠心。 袁野找到萧何,萧何现在暂代丞相之职。 袁野把信交给萧何。 萧何看过信。 “英雄所见略同啊!”萧何将信还给袁野,“坐啊。” 萧何与袁野分宾主落座,下人端上茶水。 萧何气色明显不好,可见,他真是用心工作了。 “先生,你的看法是?”袁野问。 “我已让樊哙、周勃去帮助李由挑选兵士去了,四川下辖各县的税负情况,我也整理的差不多了,应该用不了十几天,你就可以带兵出征了。” “我,我带兵出征?” “对呀,我同意韩信的意见,要将兵权拿到手里。因为,李由倒是有决心对抗蚩尤,但他王位刚坐稳,不能随军出征,若是让他的部下带兵,那么,他的部下有没有决心呢,那就说不准了,所以呀,还是把兵权握在自己手里保险。” 袁野挠挠头,“我不会带兵呀,那您呢,您为何不带兵?” “我也不能去呀,我要留在成都,为你们筹备粮草。你呀,也不用紧张,你不会带兵,自然会有人帮你,你只要拿好兵符就行了。——诶,喝茶呀!”萧何喝一口茶,继续道: “我之前听你说起过韩信,今天又见了他的书信,可见此人,非同凡响,你只要把兵带到九龙岭,交给韩信就行了。只是部队没有经过训练,这个可以在实践中进行。” “就怕,就怕是会出意外。”袁野一脸为难的表情。 “别想太多了,我会让樊哙打先锋,为你开路,你总安心了吧。” “那行!”袁野笑道。 “你没吃饭吧?我正好有一坛好酒,要不要尝尝?” “要啊,必须的嘛!” 萧何吩咐下人准备酒宴。 “袁兄弟,”萧何揽着袁野的肩膀,向餐桌走去,“等这事办完了,让韩信跟我走行不行?” “你不让他跟着,他也会去的,因为历史本就是这样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