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盛宴_读者优秀长评合集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读者优秀长评合集3 (第2/3页)

美燕绥文臻之能的。但,我总觉得,还是可以有另外一条路的。

    其实在很早期的时候,我有猜测过他的结局。曾经唐羡之交给文臻的那个精致卷轴,我觉得有一天,文臻会一笔一划、一页页地把它填满,而它最终也会回到唐羡之手中,然后,在一切尘埃落定以后,这个卷轴会不会成为他的余生所有?他会携这一卷轴漂泊江湖,就如当日把它送给文臻时说的那样,一件一件去完成文臻写在卷轴上的心愿。然而此刻来看好像已经是不太可能了。

    我以前好像有说过,我是不太喜欢唐羡之的。但是现在,我却想把它收回。也许是最近终于补完了文,一字一句地读着文中他和他和她的谋划,我想,我好像越来越理解他,并渐渐喜欢上他了。正如我今天开头所说,不愿染这尘世间的是与非,世事却总是事与愿违。

    唐羡之真的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初见时,他就像个落入凡尘的仙子,不为尘世所染,温暖无害。后来住进宜王府,帮文臻买菜时讨价还价的接地气,一起谈天说地时的进退有度。到现在,撕下面具后露出的完全不输燕绥的心智手段,以及凌厉狠辣的行事作风。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他?也许,每一个,都是他。

    那个纤尘不染的他也许是他内心深处最天然、最质朴的他,其余的,也许都是根据他的成长环境,家族需要,慢慢生成的。因为唐家想要这皇-权颠覆,从小的教育都是把他当作是未来的皇-帝,所以他必须什么都会,什么都懂。而要成就帝王路,狠辣的心性和凌厉的手段是必须要有的。

    没有哪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与生俱来的都懂得这些,哪怕身为皇子,也并非从出生的时候起就有今后要争夺继承皇-位的权力的,但是生长在什么样的家族,从小的教导环境可以造就这一切。就像是作为一个皇子,慢慢地,长大后,大概率地就会很自然的还要权力,想要那个位置。所以我一直比较倾向于,因为他出生在唐家,举兵起事,最终登上帝位是唐家从小一直对他灌输的思想,可能唐家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对他所有的教育都是,这就是他未来该走的路,所以他很自然地走上了这条路。到底是因为家族的原因比较多,还是忠于他自己的内心比较多,说不清,应该都有。更何况,唐家的野心昭然若揭,这是生与死的命题。

    唐羡之,肩负着唐家的命运,他的一生都在为家族谋划着。如果我说他迄今为止的人生都不是为自己而活,似乎也不对,因为争夺皇位也是他自己选择的路。但如果卸下唐家人的这个身份呢,这一生他会怎么活?

    于是,就有了我现在的想法。我希望,当那一日到来的时候,唐家覆灭,他可以卸下一切重担,不再为“唐”这个姓氏,而为他自己真正活一次。如果确定了他已经完全没有了那个心力和气焰,那么死亡也不是他唯一的路。当然,唐羡之的身体状况本就堪忧,先后中了燕绥和文臻的两次毒,还中了文臻的病菌针,也许将来还会重伤,不良于行等等,但依然希望他是远走江湖也好,归隐深林也好,下半生都能潇潇洒洒。

    还有易铭,如果在大结局的时候,唐羡之和易铭都能活着,让他们余生结伴同行其实也是不错的。我一直觉得,在一起生活的两个人不一定非得是爱情,也不一定非得要以男女关系在一起,两个都是一生不会再爱上别人的人,前半生的经历又如此相似,应该是可以懂得彼此的人。或许在前半生里,因为两个各自的身份,他们甚至没有办法做到对对方坦诚,以及完全的信任,但当他们真正卸下冠着“唐”和“易”的姓氏所禁锢的枷锁时,可将彼此引为知己,无关乎情爱,只是免去余生独自一人的寂寥。哪怕只是生活在同一个小城镇的不同角落,易铭可以开医馆赚钱,闲暇时间去找唐羡之喝茶谈天,真能这样也是很接地气很温馨了。

    写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唐家这条线如果真要扒的话真的可以写好久,所以我决定就先这样吧,把这几天的内容先理一理,没写到的就下次继续咯。

    以上,完毕。

    代西芽2020-06-16

    是的,我错了,我收回昨天我说唐羡之表达爱的能力更强这句话,这大概也是追连载的魅力(或曰苦恼?哈哈),对人物的看法会随着情节走向而改变。但我现在也说不好他到底会不会表达爱,我现在对这个事觉得很模糊,觉得不大好说

    但是看完今天这章,我好像理解了为什么唐羡之会对文臻有这么深的执念。感觉这个角色身上的悲剧色彩更浓了。所以先说说唐慕之吧,虽说这二人并不是血缘上的亲兄妹,但二人自小在同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其实很多事是一样的。其实为什么唐慕之会性格这么偏执,这么极端,那都是因为她自己活的压抑痛苦啊,这一点,我觉得作者的文字里已经讲的非常清楚了;还有为什么她始终对唐家人亲近不起来,说句不好听的给唐孝成,“你自己女儿跟你不亲近你自己心里没点13数吗???”那都是因为唐孝成自己本身就没有对这个女儿有过半分真心,从来都没有真正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只是把她当作自己的一件工具,对她只有利用。人心都是rou长的,如果真的对唐慕之好,她一定感受的到,就像她当初在文臻那儿,的的确确是感受到了文臻和燕绥对对方的感情,的的确确感受到了文臻的为人如何,对她放下了成见,甚至愿意把口哨的技巧交给她。唐孝成说唐慕之的那些话,我看着真的是很生气,其实所有的父母在指责自己的儿女的时候,应该都先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很多时候,父母自己是什么样,自己的孩子就是什么样,唐慕之性格冷漠偏激,那只能说明,她的亲人冷漠偏激,她成长的环境冷漠偏激,唐孝成指责唐慕之不懂感恩,说真的,唐孝成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自己,自己对唐慕之有恩吗?没有恩,又何来感?养育之恩或许算吧,但除此之外,唐慕之也实在没有需要对他感恩戴德的地方了,更不用说他其实自作主张夺走了原本属于唐慕之的人生,让她失去了自我,变成了自己的工具。

    对于唐孝成而言,儿女从来都不算儿女,更像是工具,连练的功都会让女儿心爱的人死亡,他何曾在意过女儿因为自己失去心爱的人又会陷入怎样的痛苦?他从未在意过,这个女儿对他而言,就只是工具而已。所以说要他摸着自己良心都是抬举了,他根本没有心,有的也只是自私自利和自以为是,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懂爱为何物的,而且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除非自己本人伤到,是根本不会悔过的。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唐慕之,看见燕绥这样一个我行我素凡事都一脸“我不care”的人,瞬间就被这样自由的人吸引了,所以哪怕燕绥说的话做的事其实跟她无关,但对于她来说,都像是在黑暗中看到的一丝光明,所以拼命想抓住,对于她来说,燕绥就是自由的象征,所以想拼命抓住,甚至最后,连原本美好的喜欢都变成了疯狂的执念。为什么她对燕绥的行为会有所谓的“误会”,“误会”他喜欢自己,是因为从小,就没有人真心对她好过,从小到大,她没有体会过温情,体会过爱,她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和语言才是喜欢,才是爱,没有人教过她什么是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