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三把火 (第1/1页)
接下来,翁仲便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他详细给皇帝分析介绍了现在岛上的情况。 包括人员及物资储备情况等等,徐福仔细地听着,不断点着头。 “启禀皇上,岛上现有秦人共计四千五百余名,其中重伤病员五十四名。” “步兵及海军将士二千八百九十四人,各类刀剑及弓弩若干。” “拥有大小战船一百二十艘,其他渔船和补给船只四十八只。” “皇上,岛上的各类粮食现存八百多石。” “如果按每人一天半斤的食量,估计可食用半年左右的时间。” “一天半斤粮食?……” 徐福听翁仲谈到粮食问题,不由地有些焦虑。 半斤粮食对妇女和儿童尚可,而对于整天干苦力的工匠和训练的士兵,就有些紧张了。 这几乎就是一个勉强维持温饱的底线了。 “翁大人,粮食是立身之本,现在只能号召岛民节衣缩食,开展自救了。” “等一开春,玉米就可以播种,还有其它籽种,再等半年,就可丰收。” 徐福对玉米仍然充满着期待,当然也对秦人的创造力,充满着信心。 “皇上有改天换地的大智慧,这是我秦人的福德和恩报!” 次日,翁仲即宣告皇帝的圣旨: “任蒙恬为护国大将军,左丞相,统领全军将士。” “赵明、关飞为征北、征东将军,负责战时御敌,闲时训练。” “翁仲任右丞相,御前史官,负责朝廷各项大小政务。” “雁秋任郎中令,负责朝中生活及勤务的供给和保障。” 其他大小官员也都一一任命。 最后,册封冰心为皇后,三丫为少府,负责皇帝日常的饮食起居等。 众人任职完毕后,岛上的居民全都表现出积极的拥护。 现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主心骨,精神上也都有了寄托和依靠。 大家好像一下子都找到了各自的位置,不像以前那么迷茫和困惑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已经明确了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建设好家园。 他们终于可以安心了,不必老想着“反攻大陆”的事情。 老百姓是最怕打仗的。 只要能安心地和家人守在一起,谁还愿意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成天提心吊胆地去拼杀呢? 徐福心中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立志要做一个有德行的皇帝。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叫停为皇帝修建宫殿的工程。 他要把有限的劳动力用在恢复和发展生产,解决百姓饮食起居的基本诉求上来。 这个决定深得民心,大家拍手称快! 第二件事就是如何开拓疆域,分流和安置百姓的问题。 这件事蒙恬先行做了安排,在发现的新海岛上,已经建设了一座新城。 徐福决定要择日亲自前去视察和督导。 第三件事就是如何因地制宜地不断发展生产,从身边的一切资源中挖掘和汲取有用的东西。 以此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保障岛上居民的长期生存需要。 这件事,雁秋做的非常好。 她早已经发动并领导着妇女儿童们,展开了一场生产自救、共建家园的“战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