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曹怀斌的烦恼 (第1/1页)
刚去上初中的时候,曹怀斌真是不喜欢,嫌弃学校条件太差,被他三叔笑话。 曹定邦小学毕业,没经验。曹定跃可是上了两年初中的。 据他回忆,他在那所学校上初中的时候,哪儿有菜,每顿都是照得见影子的稀饭和黑窝窝团,现在这条件,有菜吃,白面馒头,面条里还能看见rou星星,条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一句话,大侄子,你就知足吧。 楚万荃却依然心疼儿子,每个周末儿子回家的时候,家里都要改善生活。 为了儿子,她开始在家里养殖rou兔子。 兔子繁殖能力特别强,容易饲养,只不过每天需要大量青草,需要到处去割草。丈夫除了一把力气,会干农活以外,别的也帮不上忙,这每天割草喂兔子的活儿也交给他就是了。 兔子养大,不仅可以卖钱,还可以每周给儿子们改善生活,一举两得。 家里有俩半大小子的,不想额外法子的,真能把家里吃穷。 经过两年的磨练,曹怀斌已经习惯了住校的清贫生活。 等进了毕业班,老师们要求严格了很多,他们要为中考冲刺,学校规定毕业班只能一个月回家一次。 很多心疼孩子的mama们,就隔三差五自己到学校送换洗衣物,以及能吃上一两天的东西。 这些曹怀斌还能容忍,他不能容忍的是老师和同学们。 农村很多孩子初中毕业都不选择上高中,而是选择中专、技校,尤其是家庭比较困难的。中专学生就已经可以变成商品粮户口了,将来国家还负责分配工作,等于提前几年端上了金饭碗。 尤其是不用再负担三年高中的生活费用,不用担心能不能考上大学和四年大学的学费、生活费。 尤其是最近一直在盛传上大学马上要自费了,所以选择上高中的孩子,尤其是选择上县第一高中这样的好学校的孩子们,他们不仅需要家里承担上高中的生活费,还需要承担如果将来考不上大学的风险,能考上大学的,还需要承担上大学时大城市里更昂贵的生活费。 如此种种,让考上中专成为农村初三学生最理想的目标。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梦想成真的,所以这毕业班里就有很多复习生,前一年没考上,那就再学习一年,大家都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总有考上的那一天。 曹怀斌的班上有四五十个学生,其中一二十个都是复习生。 这些复习生严重打击了曹怀斌的学习积极性。 不像城里的初中毕业班,好学生都选择好高中,农村里那些学习顶尖的十有九八是会选择去上中专的,第二梯队的选择去上高中。 亏得有袁媛和曹蔓这两位jiejie暑假里的传帮带,曹怀斌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中等偏上,如果最后一年好好复习,考上中专还是有一丝丝希望的,至少老师们是这么期望的。 但是曹家对曹怀斌期望颇高,想让他成为曹家第二个大学生,成为有能力承继曹家家族义务的下一代,希望他这个中等偏上的成绩能再进一步,可以进入县里前两个好一点儿的高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