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 求人之姿 (第1/1页)
至少在苏锦绣看来,这位久未露面的庆嫔陆氏,在这一大清早的找上门来,肯定是有要事相求的。 “庆嫔meimei,你用不着在本宫跟前儿,行这样的大礼,你快起来吧。” “对了,本宫忘记了,要对着你恭贺一声,你们景仁宫的主子娘娘,高升呢!” 庆嫔陆氏一听到这话,她那脸当即就有点绿了。 “那个,……贵妃娘娘,这事儿还真是同喜呢……” 苏锦绣见庆嫔陆氏一脸真心实意的说出这样的话,她当即就在自己的心里头感叹了一句。 真是了不得呀。 这女人明明都快要把对方给恨死了,结果,她还能在自己的面前,表现出这么一副有荣与焉的样子。 “那个……,庆嫔,本宫听说,最近一段时间,万岁爷好像赏赐了你一个什么新奇玩意儿,是吧?” 庆嫔陆氏见苏锦绣一脸好奇的问了这话,她当即就轻轻地点了一下。 “回禀娘娘。嫔妾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是得了那么一个稀奇玩意儿。” “一开始的时候,嫔妾听说那玩意儿是从西洋小国运过来的过来的。那个蕞尔小国,好像是叫什么英鸡利的。” “这个国家,听说还没有咱们大清国指甲大。” “……” 苏锦绣一听到这话,立马就笑了。 国家,其实很多时候,都不应该看它的面积大小。 而是看他的国力如何。 他的国民素质如何?人才多不多? 一万个愚民,有时候还抵不过一个精英呢。 现在这个英国,如今就有那个能力,把他们国家生产出来的东西,越过那么多的海洋,送到这大清帝国来。 可见对方的海运,是如何的发达。 苏锦绣只要一想到,这个时候英国驻扎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好像就已经成立了。 她当即就在自己的心里头,轻轻的摇了一下头。 大清帝国如今还仅仅只是一个农业国家。整天说的都是以农为本。 并不知道这个海洋的重要性。 并不知道现在这外头,正在发生的那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到这眼前的大清帝国,还是遵循着当年的祖训,闭关锁国。 只开放广州那个十三行贸易口岸。 苏锦绣就在自己的心里头遗憾的想着,这国与国之间的差距,还真是在岁月的流逝当中,越拉越大呀。 其实,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会如此。就连人与人之间,也会变得那样。 因为选择的不同,从而造成命运都不同。 有的人是求安求稳。 所以,尽管有一个可以出去到处闯的本科文凭,但是,她们还是选择在一个小地方做一个乡镇公务员。每个月领个2000块钱。 而有些人呢? 就是敢闯敢做敢打。 在那些大城市里的闯荡一番。 10年下来,很有可能会看不出两者的差距。 但是20年之后,甚至是30年之后。 小乡镇的和大城市的,那个命运差距是相当的大了。 在大城市里头拼斗的,很有可能就在那个时候,有了房有了车。 每个月还能挣到月薪万把块钱。一年当中,有些人甚至能够三五不时的出国游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