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讼_第七百七十三章 靠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三章 靠猜 (第1/1页)

    第一讼正文卷第七百七十三章靠猜第七百七十三章靠猜

    其实那人年纪无足轻重,那人身后的势力才是让人最忌惮的。

    不是凤戈夸赞凤庚,他那个父皇治国的本领稀松平常,可论管控舆论,打压异心者可是炉火纯青。在庚帝治下,就找不到能有这么大势力的人。当年庚帝专门有一批眼线,便是在全国专司盯着这些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凡发现其权势膨胀过快,就会出手打压。这倒和他如今派到各地盯梢有异曲同工之意。

    不过他对打压异端分子没什么兴趣。

    只是想让皇都消息灵通些。

    在庚帝治下,你可以富,但不能‘为祸一方’。家里养几个护院可以。

    可绝不能成为地方一霸。

    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能做出天启那样的壮举!几人面面相觑,似乎都想到了庚帝的性子,一时间心中颇有几分唏嘘。

    “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倒是真稀罕物了。”云驰冷笑着说道。

    失了案的真凶秦家,过后凤戈问责,牵出萝卜带了一连串的泥。秦家那等为富不仁,当地监察之人竟然被其鱼目混珠。不管是真的被秦氏蒙蔽也好,还是另有隐情,凤戈都没打算姑息。

    快刀斩乱麻料理了秦家,也算是给底下人一个警醒。

    那之后,诸地果然暗中上报不少为富不仁,横行乡里的名单。

    云驰已经安排下去,着一调查,若是事实,绝不姑息。

    所以自凤戈继位以来,政治倒是从未有过的清明,可能一时间官员诸多抱怨,百姓们也不理解。可长久下去,世道只会越来越清明,等到了那一天,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凤戈一直信奉水至清则无鱼。所以对于那些小打小闹的,他并不太在意。

    只要肯做事,能做事,他愿意睁只眼睛闭只眼睛。

    可对方如今重启数年前的布局,这明显就是冲他来的。不管对方图什么?图这个天下也好?还是单纯和凤氏有仇也罢,他都不会让对方得逞。

    此时看起来没什么线索。

    敌在暗他们在明。可恰恰这没什么线索,或许便是最好的线索了。

    “为什么是潼江?”

    凤戈轻声问道。

    屋中几人沉默,随后陷入苦思。这个问题自然谁都思索过,可是没有答案。至少他们没能想到合理的解释。是啊?为什么是潼江

    潼江水流湍急,并不适合搞这些大动作小动作。如果换一条河……可cao作性更强。

    而且效果可能更好。因为潼江环绕着潼关,而潼关实在是个小地方。

    就算闹出些事情来,因为各种闭塞,也不容易闹大。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潼关死了几千人,除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传闻,什么都没有。

    如果换一条江。

    随便换一条离京城更近的江。

    天启现世,神兽出水,朝廷便是下了封口令,也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对方如此计划,这般大费周折,绝对不想光打雷不下雨。是什么让对方选择了潼江。

    还是对方只能选择潼江。

    凤戈一句为什么是潼江,让几人陷入深思。几人都是聪明的,有的时候只需要一句点拨。

    片刻后,云驰开口。“难道,他们只能选择潼江。”不是为什么要选择潼江,而是对方没有选择的机会。他们只有潼江。

    其实现在庚帝二十年旧案案情已经十分清楚了。

    当年和谢年一起的共犯已经有不少落网了。说是共犯其实也不太恰当,因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真相,他们只是兵器。他们服从命令。

    圣旨让他们如何,他们便如何。

    据一个退伍的老兵交待。

    他们赶往潼关时并不知道去做什么。到了潼关后,上面给的命令是围城。不准任何人活着离开潼关城。

    最终动手时,他们收到的命令是。潼关城数千百姓染上了瘟疫。

    为了瘟疫不扩散,只能痛下杀手。

    据老兵回忆,那些百姓看起来倒是摇头晃脑,一幅迷糊不清楚的样子。

    他们有的大半自己去了潼河边。而且不管不顾的往河里冲,拦都拦不住。有人喊着反正活不成了,不如痛快赴死,还能少受些苦楚。更多的人是倒在潼江边的,然后他们奉命将那些人脚上绑上石头,沉入潼江。

    老兵说的涕泪横流。

    说很多小孩子,被父母护在怀里。可染上瘟疫,谁敢救?

    最终也只能含着泪将人处理了。

    事后朝廷下了文书,此事不可透露,若谁敢透露,罪诛九族。这个老兵亲人皆故,所以说起来才口无遮拦。

    云驰当时在场,最后问了老兵一个问题。“那些人……你们将人投进江中时,还活着吗?”老兵没有说话。这种差事任谁做了都会在心里愧疚一辈子。

    他不说话,恰恰说明,他们将人扔下潼江时,人还是活着的,哪怕那些人染上了瘟疫。

    事后,朝廷发了赏银。将士们三缄其口。

    事情便这么冷处理了。后来很多参与的都升了官发了财,对此事自然更加不以为然。别说染上瘟疫,为了升官发财,那些人便是没染病,他们也会挥起屠刀的。

    不在人世,还有一些虽然到了潼关,但手上没有沾上血腥。

    谢年不傻,做这种事的人自然越少越好。

    大多数兵士,都只在外围,并没有沾染其中。

    最后收押了近百人,这些人都是手染鲜血的……

    诸方证词齐全,现在可以陈述庚帝二十年旧案了。

    庚帝二十年,潼江出现异相。谢年奉年前往查看,以赈灾的名义。正是多事之秋,庚帝担心潼江有异相的消息传出扰乱民心。索性多有事不如少一事,让谢吉信以赈灾名义前往。

    谢吉信到达潼江后不久,异相升级。最终天启现世,谢吉信一面派人封锁消息,一面派人快马加鞭往朝廷上报。

    其在密信上添油加醋,以至庚帝震怒。

    最终下了诛杀之命。

    谢吉信举荐了自己的至交武将。其领人马三千赶赴潼关。而后辅以迷*药之流,将人引至潼江边。最终屠了潼关满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