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7、方兴 (第1/1页)
此番郑芝龙大宴宾客,黄道白道黑道都有客人,人多眼杂,而且其中不少人相互之间都敌视对方,混在一处指不定就会起冲突,肯定不能安排在一起入席。 幸而,新建的郑府坐落于石井镇草埔尾,占地极广,郑芝龙命人在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位,模仿城池的形制,开出四扇大门。 同时,他命负责接引贵宾的司仪,将不同类型的客人,分别领往不同的门口,进入不同的院落,这样,就把所有宾客区分开来,让他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易生出事端。 马丁的请柬上,注明的入席方位是东门。 一路上,马丁发现,有不少骑马乘轿之人,或单枪匹马,或三五成群,最多的一帮人,应该是江湖人士,足足有三十几人,都往石井镇的方向前行,看样子也是赴宴之人。 马丁率领的这支数百人的队伍,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不过,面对这么一支军队,没有人胆敢上前冒犯,只是远远地看着。 马丁也不去理睬他们,反正前方有斥候开路,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下,队伍照常前进就行。 经过上半年的大旱,从白马庄到石井整条路线上,很多村落十室九空,一片凋敝景象。 这里原来的居民,都已经被郑芝龙忽悠到台岛上种田去了。 一路行来,没有遇到什么意外情况,马丁一行人顺利进入石井地界。 到了这里,从外地赶来的人就更多了。 就跟清明前后,人们纷纷出来郊游踏青似的。 石井镇算是一个大镇,不论从哪里出发,要找到这里并非一件难事。 但是,从石井镇到郑府所在地草埔尾,还有一段路要走,这边的小路很多,若是没有当地人带路,恐怕很多人都找不着北。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郑芝龙命人沿着路边,搭了好长一溜芦棚,以供来宾饮马喝茶,并有专人负责接待登记,给客人指明方向。 只是身为主人的他,没有料到会有大量的来宾滞留于此。 很多人在芦棚里问路、休憩之后,看看天色离午时还早,并不急于赶路,便留在这里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前来赴宴。 放眼望去,官道上人满为患,连道路两边也到处是人,都是在跟自己认识的人打招呼,顺便寒暄一番。 明国人平日里唯一的联系方式,就只有书信往来,朋友之间住得稍远一些,想见一面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现在,郑芝龙几乎将整个闽东和闽南熟识的,相识的,甚至不认识但是名头稍大的人,全部请来石井。 这样,太多数年不见的朋友,突然在这里相遇,便拉着手儿互诉衷肠,说个没完没了。 从某种角度上说,郑芝龙此举,也算是极大地促进了人际交往。 白马庄除了马丁和袁紫冰并肩策马之外,整支队伍一直是分成整齐的两个纵队,行进之间丝毫不乱。 眼下安全抵达石井,马丁觉得身边带着如许多人委实不便,就命令营官带人在镇上找个宽敞之处落脚,自己身边只留数十人护卫,若是遇到紧急情况,这几十人能够支撑一段时间就行,听到枪声增援部队马上就会赶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