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徘徊在高考路口 (第1/1页)
(求收藏推荐票) 时隔二十年,再次坐在熟悉又陌生的位置上,陈水生的心情有些复杂,身后的黑板,是一周一出的周报,如今已全部换成了各门的题析精要,前方的大黑板上方写着‘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的格言,四方墙壁上,则是牛顿,恩格斯,居里夫人等说过的名言,裱装后钉挂在墙上。 其实长期在一个教室上过学的都知道,这些名言警句,你天天见,但你天天看不见,它唯一的作用可能在于,某天你考试的时候,分配的教室还是它,考试卡壳的时候抬头左右看看,说不定写作文的时候,还能拿来主义罢了。 不过这对陈水生来说有些新鲜,或者说是寻找记忆的另外一种方式。 当自习铃声响起的时候,陈水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学生时代,好似心里沉睡的猛兽,沉睡了二十年,重新醒来。 桌子上高高摞起的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各种习题集,真题集,错题集。 日常人没到卷纸先铺天盖地叠满一摞。 陈水生默默的将这些卷纸分档归类,语文压在最下面,数学放在最上面,这些都是埋进骨子里的记忆。 只是与往常不同,他并没有立即提笔做试卷,而是观察着班上的每一个同学,28个男生,22个女生。 高考除了是人生的一道坎之外,还是一场青春的告别席,很多年以后,当陈水生翻起同学回忆录的时候,才想起班主任说过的一句话,分开后,你们中的有些人,就是一辈子的告别,真正的后会无期。 县一中高三40班。 被其他班调侃为38 2的晦气班级。 陈水生已经忘记了当年有多少人圆梦,他只记得自己梦碎在98年的夏天。 其实作为最贫困教育水平最落后的县,梦碎之前,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很多事,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注定,小升初,中考,学校,环境。比起市一中那种动不动全班都上一本线的那种怪物班级,县一中六个班三百多人,能上一本线的人,总共也就十来个。 奇怪吗? 一点都不奇怪,读书录取这件事就像是用渔网打渔一样,几层不同孔洞的网撒下去,大鱼被人先选走,中鱼被人后选走,小鱼挣扎着被一瓢倒进杂锅里,还有更惨的,连被人选进学校的资格都没有,就早早的进入了社会大熔炉,被现实吞噬的渣都不剩。 县一中啊。 其实已经算不错。 往下还有一个二中呢。 用刺痛的话来说,就是臭鱼烂虾。 前一世陈水生在县一中读书的时候还自我感觉良好,毕竟不是最菜的。 后来等他专升本有了人生阅历之后才发现,那种全班大多数人都能上一本线的学校,才是正常的。 他起步就落后了别人。 如果说县一中里有那么一小嘬人成绩能跟得上市一级的完中,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未尝不是中考的渔网漏了几只大的下来。 但是即便是这样,往往正常的同学竞争,也会被那些好高中的同级学生说成‘矮子里拔高个,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