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天朝_第一百四十三章 敌人阵型,已不复存在(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敌人阵型,已不复存在(一) (第2/2页)

拿着一封转来的急信。

    周玉衡感觉不妙的下堂拿过来,忙拆开看了不到半分钟,他便一脸焦急的对要退下的任士魁道:

    “召集众官,情况有变,当下守城为要,明日先不出兵!”

    “大人?”

    “泰和城再次被攻破了!”……

    …………

    泰和城里的部分死尸被拖走了,门铺街道以及胡同巷口墙壁上,时不时有未擦拭去的血迹,道路少有行人。

    此时天空中高悬的太阳依旧放着灼热的光,人们的心里却如坠深渊的刺寒与恐惧。

    泰和府衙三易其主,门口挂贴着一些残破告示,清军团练的剿匪公告、太平军第一次攻占时的告民书、太平军再次攻陷泰和后再贴的告民书,新旧不一。

    一整车人头在敲锣声中巡城,李天成等几名亲兵边敲边喝着车上插有一长白旗上文书。

    “犯律之卒已誅,市井勿驚!……咚咚……”

    许多人隔着门缝偷看,有人看着那车上人头长长的额前头发,觉得长毛真狠,也有人觉得这必是假的,多半是妇人头颅。

    衙门口里,入城的夏诚再次召集自己的谋臣众将开会,他再次做了布置,命令老叔于贵继续防守打下来的泰和城,同时玩笑了他一句,再守此城,可不要丢。

    于贵则惭愧回道:“再丢城,我便一头撞死或拔剑自尽,绝不见你诚哥儿!”

    夏诚笑着稍让他止了发誓的话,继续说着自己的接下来布置。

    自己将引大军,今日稍补充一下粮草器械,明日返回庐陵(吉安),休整一番,之后继续北攻。

    同时叫来一名传令亲兵,命他马上回庐陵(吉安),让朱灿立即搜寻船只,以应对他预备北上。

    手下将领多面面相觑,赣南一带卢盛、崔拔等人的告急文书现在已不是什么大的秘密,众将也多少都知道情况。

    这才打下泰和,应该马上南下支援南线一带才是,怎么南辕北辙的反过头继续北攻呢?

    首先是于贵忍不住提醒夏诚,言道周、罗二部被击溃,逃往于都一带山区,不知所踪,卢盛、崔拔顿兵受挫于赣州城下,赣南兵备道周玉衡此时却于南康城中刚与追击周、罗的粤地援军汇合。

    现在赣南情形很是危险,按道理夏诚应该立马引军南下,去支援卢盛、崔拔等人,谨慎预防周玉衡的赣南翻盘。

    可夏诚却反其道行之,令大家一头雾水和焦急。

    这不是可能要丢掉即将有可能入手的赣南地方么?

    夏诚听着于贵的这些疑问,他有些无奈的叹俊,他吐了口气,道:

    “老叔,你以为这仗只是军事胜败么?不,这是政治,这是人心!”

    显然这话在夏诚心里藏很久了,这个决定,也是他就当前形势再三思索得出来的结果。

    他的敌人变了。

    “清妖绿营兵腐朽不堪,即是百万之众,我只当无主之羊,战阵也只是牧狼逐羊。

    现在我们进入江西后的主要敌人,已不是本地绿营土兵,而是以曾夺下泰和城的罗子璘、意图有样学样夺下庐陵(吉安)的安福县举人赵砚香、王鸣盛、欧承等这种士绅组建的乡间团练。

    这些乡间团练兵的所谓“靖安军”“飞虎军”等等,这才是我们的大患!”

    于贵听不懂夏诚的想法,模模糊糊是似乎知道了些意思,也听懂一些,但一时半会没法理解、去想通透。

    夏诚任解释着他心里所想的,仰头躺椅背叹道:“这些乡间士绅,说到底,仍然把我们只当成乡间草寇,白莲教一样不入流的匪徒而已。

    他们只认的是大清妖朝,根本不会认为我们会能成事,也不知道我们的厉害与本事,心里但凡有点想法,就会无休无止的意图来试探攻打我们,好以向妖朝谋求好处。

    冒出的罗子璘、赵砚香、王鸣盛、欧承莫不都是?

    我们现在所缺的并不是一个赣南,而是江西这些士绅人心的顺服、畏惧和与我们不敢作对。”

    “那夏帅的意思是?”

    一侧的吴公九也听出眉目,他还是有些疑惑问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