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_第九百六十一、长治久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一、长治久安 (第1/3页)

    周基勋与冯安勇也有些不解,汪德臣有如此作用。

    “大哥,你可是会川的榜样,也是会川的希望。”冯永成一脸微笑,郑重地说道。

    “会川希望,我没有听错吧。”汪德臣有些茫然不然。

    周基勋与冯安勇互相看了一眼,恍然大悟。

    周基勋急忙说道:“大哥,三弟宣教你的经历,让会川土著以你为榜样。”

    “就是,大哥能够成为主将,让他们这些看到汉化的好处。”冯安勇更是高兴地说道,“大哥,你就是会川土著的启明星。”

    “看来吾这个胡人后代身份确实不错。”汪德臣从胡人后代尴尬走了过来,也有些欣喜。

    冯永成目光灼灼望着三人,郑重说道:“大哥,二哥,四弟,让我们携手起来,办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大事。”

    汪德臣三人互相看了看,也是一脸兴奋:“三弟,你是主簿,要吾等如何做,直接说就是了。”

    周基勋与冯安勇点点头,表示同意大哥说法。

    “大理国只是把这里当成蛮荒之地,所以他们根本就不重视这里。但是吾等就不一样,吾等就是把这里变成打造成新的人间天堂,让大理国看到希望,让土著看到希望,自然就不会排斥汉人在这里扎根。”冯永成狠狠地一挥手。

    汪德臣原本紧绷着的脸也露出一丝微笑,点点头:“对,让小圣人光辉照耀这里,泽被包括土著在内的苍生。”

    “这里乃是通往大理国的交通要道,吾等打败胡人之后,要在这里大办作坊,大办学堂。让这里土著在这里接受教化,逐渐汉化,让这里永远成为大宋疆域。”冯永成说出自己布置安排。

    汪德臣马上纠正他:“应该说,让这里永远成为小圣人的疆域。”

    金沙江南岸。

    高泰祥亲自率领三万兵马防守金沙江,但是这一点兵马,防守整个金沙江乃是微不足道。

    不过在渡口这里,水流平缓,河道相对较狭窄。

    这里也是四川进入大理国最佳地方,也是丝绸之路必经之道。

    胡人如果要过河,这是乃是最佳地方。

    高泰祥点点头,率领三万兵马驻扎这里。

    他大军极多,沿岸布置,差不多十里。

    忽必烈来到还没有来到金沙江渡口,正在前往渡口的路途。

    这是一个大的山谷,四周都是高山。

    这是大道,也是四川通向大理国必须之道。

    虽然是冬天,不过依然温暖如春,并没有多少寒意。

    四周是从木,不如北方,依然还有不少翠绿的古木。

    豹子与群狼躲得远远的,根本不敢出现。

    忽必烈率领的兵马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至少有十万大军。

    忽必烈圆脸,络腮胡,鹰目,鹰鼻,不怒自威。

    他正当壮年,大约四十岁的样子。

    望着天上飞翔的老鹰,鹰目露出冷酷的目光。

    “大理,你就等着灭国吧。”他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的亲兵队长忽脱跟着哈哈大笑:“大王一怒,大理灭国。”

    其它胡人跟着哈哈大笑,震得老鹰飞向高空。

    兀良合台跟在后面,没有说话。

    兀良合台与赵家庄交手过,知道赵家庄实力在汗国之上。

    西县之战,对于胡人应该是主场,对于赵家庄而言,乃是客场。

    西县远离成都,差不多千里,中间乃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兴元府离西县多远,只不过六十里路,大部分是比较平坦的丘陵或平原。

    赵家庄的兵马多少,听说不过五万。

    胡人兵马是多少,几乎是十倍。

    胡人差不多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结果如何,损失十万兵马,还主动求和。

    兀良合台觉得,如果大理国之战,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