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 腐朽的地方军【补更】 (第1/1页)
第二天清晨,营地中一片嘈杂,四处充斥人喧马嘶之声。 令狐吃完早饭,走出营帐,看向营地中那一片四处忙碌的身影,终于在不远处看到了刑向南,他此时正在跟裴刚嘱咐着骠骑营出发前需要准备的各项事宜,同时吩咐着在此驻扎的那个郭姓头领撤退的安排。 骠骑营走后,在渡口驻扎的这支人马就要乘船撤回南岸,等刑向南率领着骠骑营返回时,收到消息的他们才会再过江接应着骠骑营运着战利品渡江南返。 他们可以占据这里的渡口停留几日,但不能长时间的停留不走,这也算是和大吉朝的地方官府形成的默契吧,已经成为了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 毕竟现在的大吉朝已经衰败不堪,除了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及重镇,各个地方的县镇中的官军兵甲不齐缺乏训练,对付些小毛贼还行,一旦对上成规模的强人马匪,怕是就得损失惨重溃不成军了。 所以,在大吉朝境内的那些没有重兵守备的地方县镇,对于那些数百人的武装队伍,无论是在其境内逗留或者穿过,那些地方官们基本上都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会加以理会的。 毕竟那些地方官军根本就靠不住,若是出城招惹,基本就是rou包子打狗一去无回的结果。 对于上级会询责其无能畏敌,大不了回一句“贼势凶猛,下官恐城池有失故而固守待援”的理由加以搪塞过去,最多再写个请罪奏章上去罢了,这也总比因为官军在城外覆没而让城镇受到洗劫的强。 这种情况又不是没有发生过,真等到了那个时候连命都没了,谁还在乎这不痛不痒的训责? 就是因为有过不少官军出城剿匪覆没,致使没有足够力量守城,让城镇遭到洗劫,甚至连地方官员的性命都丢掉的例子,那些守备薄弱的县镇的地方官才会对那些过境或短暂停留的武装势力熟视无睹,渐渐的形成了这种互不相犯的潜规则。 当然,若是有明目张胆的在城池附近招摇或者冲击城镇,更甚者长期驻扎在境内的情况发生,这些地方官就不能坐视不理了,纵容那些造反行径及丢土失地的罪责可不是他们能背负的起的,那可是抄斩满门的罪责啊。 若是发生上述的事情,这些地方官们就是舍死也会一边出兵征剿一边派人通知附近大军来平叛的。 所以,在渡口驻扎几天接应骠骑营可以,若是想要一直驻扎在这里,那就要做好面对大吉朝的正规军的征讨的准备了。 显然,伊祁山的这几百口子人还不足以应付大吉朝的正规军,离开大吉境内,撤回南岸是必然的。 刑向南安排完任务后,先是大片的侦骑散了出去,随后大队的骠骑营开拔出发。 之所以放出大量的侦骑,是为了确认这一路上将要劫掠的目标是否可行,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四处乱跑的去撞运气。 在这次北上之前,刑向南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派了大量的人手北上暗中查探,都有哪些富商大地主是值得动手的大肥羊,甚至于官府押解税银的路线时间都打探到不少消息,然后根据这些情报做了细致的计划安排,不然,单单靠临时派出的侦骑又能探得多少有用的消息呢? 所以,这些侦骑的任务是去各处确认情报的可靠及时效性的,若是情报无误计划可行的话,就会派出一队人马按计划行事。 如此一路上,一队队骑兵离开大队远去,又一队队的满载而归,多则四五百人的大队伍,少则百八十人的小队,整个队伍繁忙而有序,在刑向南的调度下井井有条的有计划的行动,一路不停地向着北方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