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三百六十三章 反攻倒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三章 反攻倒算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三百六十三章反攻倒算卢植临走之前,曾经靠着自己当初在朝廷的人脉和关系,再加上自己身为天下大儒的一点面皮,向那名前来押解自己的朝廷命官请求了半个时辰的时间。这半个时辰里,他和刚接任自己职务的副将鲍信进行了秘密的商议。

    至于这商议的内容,外人却是无从得知了,虽说朝廷命令官员下来问罪卢植,并将其押解回洛阳,但是对于潼关一带的军事要务,朝廷并没有授予这位官员知情权和管辖干涉的权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也不好插手进去,或者说是获取其中的信息了。

    卢植毕竟身为前任主将,向自己的下一任将领交代一下注意事项,交割军中事务还是极为必要的,也是从官面上来说不得不走这一个流程。

    至于说他们选择了秘密进行这种形式,让这位朝廷命官有哪些心中不解,但毕竟这个形式不是主要问题,只要他们没有密谋造反之类的大事,那就可以了。而以这位官员对卢植的了解,他是断然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一番秘密商议之后,鲍信表示受教,并且将卢植护送出了关外,望着他就这样离去。

    回来之后,鲍信原本对着那名朝廷命官假装的慈善面色,早已变化为一片狰狞。他对着自己麾下的将校狠狠地下令道:从今日起,潼关内外严防死守,一只苍蝇也不能放进来。你们几个给我好好打起精神,严防其他部队入侵。

    各个将校见他话语之间说得凶狠,又没有说严防敌军入侵,而是只说严防其他部队入侵,心中不免有些别的心思,都以为他要带着卢植离职之后,选择拥兵自重,或者说是在看到了卢植的悲惨境遇之后,不再愿意为朝廷继续效力,而是开始选择割据一方。

    虽然说潼关只是一座关卡,但是后面也有弘农郡这个大郡,若是能够再度向前发展,取得函谷关以及一郡之地,供养那些兵马,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这些人却会错了鲍信的意思。鲍信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给外人造成一种自己想要拥兵自重的假象,从而将这些部队都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毕竟,按照朝廷目前狡兔死,走狗烹的形势来看,朝廷竟然对卢植都能下手,那么对于他,自然就更没有任何不可能了。到时候万一一个不好,朝廷看他不顺眼,或者觉得他没有达成既定的目标,将他也给贬去了,那这些部队可就没人来带领了。

    至于说其他的将领,鲍信也不是看不起别人,如今的朝廷之中,本事比卢植更高的将领是不存在的,本事比他高的不是不存在,但也就那么寥寥数人。这些人要么不受朝廷重用,要么和朝廷当朝权臣有些矛盾,要么对这些军队不熟悉。

    总而言之,他们的能力或许有超过鲍信的,而且有好几个人,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他们都不适合前来接掌潼关之中的军队。

    再说了,潼关之中的部队本就内倾性极强,在卢植和鲍信两人多年的带领下,对这两名将领极为认同。卢植是已经将朝廷兵马带了多年的老将,而鲍信前些年也由曹cao派过来,带领了一万兵马进入河洛。

    因此,这两人在这军队之中都是有着铁杆嫡系的,对于这支部队的指挥及其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自然有着极大的提升,远远超过别人。所以说,为了以防万一,日后朝廷昏了头,想要找别的将领来取代他,他就不得不委屈一下自己,假装自己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看到卢植的悲惨结局之后,有着割据自立的意思。

    只有这样,朝廷才会愿意跟他妥协,让他继续担任这潼关守将的位置,掌控这支部队。毕竟,朝廷虽说现在有了一个根据地,但毕竟受限于狭小的地盘和人口,形势并不十分稳固,剩下的兵马也就只有2万之数左右,还要拱卫洛阳城、城内的皇宫,以及东边的虎牢关。

    虽说虎牢关关卡险峻,兖州的曹cao对朝廷也算忠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自然不会把自身的安危完全交到别人的手上,因此,虎牢关外也是驻扎了一些兵马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所能够调动起来的其他部队,就相当之稀少了。他们离不开鲍信现在这支部队,因此只能容忍有野心的鲍信。若是不愿意妥协,等到鲍信被朝廷逼急了起来造反的话,不说像以前的董卓那样的情况重演,将朝廷变成傀儡,至少也能让洛阳大乱,让整个河洛之力陷入战争的泥潭,成为一片废墟,势力真空,从而给其他势力伸手进来的机会。

    这样的话,整个朝廷也就很可能会再次变成傀儡。所以,鲍信的这一举动隐藏的计谋可谓是极其深远。当然了,这招计策不可能是鲍信想出来的,而是卢植在战场上混了几十年,在官场上也混了几十年,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以及对局势的判断,向鲍信提出的建议。

    这个建议保证了日后的朝廷部队,没有让穷凶极恶的关中诸将在短时间内击破潼关。在这种情况下,鲍信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相当之明智了。

    而至于此种做法的第二个作用,自然是为了防备关中军的侵袭。毕竟,他们之前的战争,客观的说确实算是战败,至少也是局势失利,才不得已退回了潼关。

    在这种情况下,虽说关中诸将已经陷入了被两面包抄的结局,但是他们也有可能趁虚而入,趁着胜利夺下潼关,一劳永逸地解决东部战线的问题,从而集中全力,去和西方的马家军决战。

    这个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而且,不同于马超那边,如今的朝廷部队依旧以为他们遇到了的关中兵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马家军有另外的部队在阻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关中内部无需担忧关中局势。不前来攻打潼关,简直就是没有脑子。

    事实的情况虽然不如卢植所料,但事情最终的发展,在结果上却和他所预料的一模一样。

    由于李儒将全部的兵马都压在了关中东部的战场上,和朝廷部队决一死战,并将朝廷部队逼退,使之退回了潼关,取得了胜利。所以,按照原先的规划,这个时候就应该回过头来,和马超再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