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儒的准备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三百六十一章李儒的准备李儒之前已经做过一次协调众人矛盾的事情,这次自然不用他再次出马,亲自前去邀请各个武将,派出自己的贴身侍卫就可以了。 而李儒的营寨,也在诸将泾渭分明的势力范围之间,不偏不倚,关中诸将想要从他们麾下兵马驻扎的地方赶到这里,所需要的时间相差不大,这倒是也避免了众人心中的担忧。 毕竟,若是让自己前去距离自己大营甚远的他人的营寨中去议事,已经撕破脸皮的众人恐怕都不会放心,时刻都要提防着是否会在自己不注意的时候,敌军军营之中忽然冒出几百刀斧手之类的剧情。 甚至是为了这件事情,李儒专门将自己暗中准备的那些人马的驻扎地点挪动了一下。 这件事情看起来很是可笑,实际上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事关众人再次合作大计,在这里诸将之间关系都已经很微妙的情况下,任何一丝一毫的痕迹,都可能会给众人原本就已经碎裂了的信任蒙上一层阴影。 所以,在这些细节方面,反倒是最容易引起众人疑虑的。李儒也不得不在这些方面多加小心,力求让众人能够尽量恢复到当初精诚合作时候的局面。只有这样,在接下来和外敌的斗争中,才能够有着较大的可能性获胜。 不多时候之后,董旻、董璜、李傕、霍霄以及刚从东西两边战场撤回来的郭汜、张绣等人都被拉了回来。纵使是在长安城中已经沉迷酒色多日,流连忘返的张济,也因为事关自己侄子的前途,主动前来参加了李儒组织的这场共商大计的会面。 至于华雄麾下的那些兵马,既然华雄已经被俘虏,他手下的人又只有少数人跟着张绣跑了回来,自然是被众人毫不客气的瓜分了。 众人齐聚此地之后,李儒率先开口,他本就是这董卓军中的军师,多年以来一直为这些人出谋划策,在这个时候,执掌中枢,指挥众人作战,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只不过,如今众人之间的信任出了问题,所以他只能变成一个抛砖引玉的人,先主持这场协商的开场,至于最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就不是他所能控制得了的了。 果不其然,在众人商议的过程中,不管是性情暴烈、一向习惯了蛮横行事的李傕,还是本来已经占据了优势的董旻,以及年轻气盛的董璜等人,无一不表示出了自己极大的愤怒,以及对对方的不信任。 反倒是在潼关之中受苦受累,为这些人内斗创造了外部条件,使他们在形势极为危急的情况下,还有功夫窝里斗的郭汜,对于这些人的相互挑刺却没有多少表示。 毕竟,郭汜在外面历练的多了,心胸自然也就开阔了,对于这些相互内斗的事情,真的是不想去做。 若非他口才有限,能力有限,他甚至都想帮助李儒来进行这消弥诸将之间矛盾,共同联合起来以对外敌的事情了。 全场之中唯二的比较安静,也比较老实本分的人,可能就是霍霄和张绣两个年轻人了。 张绣的话,是因为他连战连败,麾下兵力已经极为稀少,而且他的叔叔、他的靠山张济,虽说此次前来坐镇,不顾羸弱病残之身躯,但是他们叔侄在这群讲究拳头的关中诸将里面,所占据的分量已经大大下降了。 而至于霍霄,他是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在关中诸人看来,他是董旻的心性,甚至于用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只知道执行别人命令,而没有丝毫自己的野心和想法的年轻人。 所以,他的意见就几乎可以无视。或者说,董旻的意见就完全可以替代他的意见,众人也不用再征询他的想法了。 只不过,纵使是智计超绝如李儒,也没有想到这个和他们浴血奋战了多年,在关中局势已经岌岌可危,马上就要倒塌了的时候,还能够和他们同辛苦共患难的人,居然是内鬼。 不过,这就是之后才能揭晓的事情了。至少在目前,坐在大营之中一言不发,脸色冷漠之中带着些许沉痛的霍霄,在众人看来,绝对是这些人里面最有心对抗外敌的人之一。 在众人相互扯皮了半天之后,李儒终于忍耐不住,冷漠地表示自己要丢下这个在诸将之间斡旋的差事,回老家养老。 反正他一向就是个军师,对于这些事情也没有太大的追求和顾忌,对于权力自然也没有太多的渴望,不管是朝廷部队还是关中兵马来了,他还可能会因为他超高的能力得到重用和赏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