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三百五十四章 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四章 准备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三百五十四章准备董卓挂掉的日子,是兴平三年五月初五。在这个时候,马超刚刚抵达陇县不过半个多月,安排好了前线三个地方的防御工作,统合协调了两万兵马,就等着消息传来之后,时机出现之时,直接带兵长驱直入,进入右扶风。

    当然了,这边疆三郡还是得有兵马留守,所以,马超在略微思忖之后,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征发民兵。

    马家麾下的民兵,按照以前的数据,总共是有五万多人。后来逐年选择其中的优胜者入伍,民兵队伍不断缩小。毕竟,人口有限,马超又在大力发展农业,还涉足到了其他的一些领域之中。

    譬如商业,譬如手工业,譬如养马,这些零零总总的加起来,也是需要相当大一部分人口的。而凉州境内人口数量本就不多,所以,最近几年的民兵数量就不可挽回地逐渐下降了。

    哪怕是有新的民兵不停地加入进来,但在数量上也没有能够止损,在质量上,在训练时间有限,各大将领频频镇守边疆或者是出征外地,没有良将指导的情况下,更是远远不如之前了。

    虽然自从去年占领了董卓在凉州境内的三郡之后,他们得以实施屯垦戍边的地域便扩大了不少,但是,边疆两郡由于形势和人才的原因,暂时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汉阳郡倒是实施了,但是,时间太短,还没有成效。

    所以,马家目前战斗力比较可靠的民兵,也就三万人之多了。

    不过,三万人的数量,其实也不算少了。马超思忖了一会儿之后,便在安排完前线战事之后,于四月底下达了命令,让各地按计划按比例总共向这边运送过来两万民兵。

    这样一来的话,再加上两万见过血的百战老兵,入侵右扶风应该是很稳了,同时还能保证凉州边疆的安全,可谓是一举两得,心无旁骛,双管齐下。

    不过,民兵的行军速度比之正规军队就更加慢了,再加上虽然是从各郡县之中抽取,但是毕竟是上千规模的人数,不管是对于那一郡来说,都是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进行动员和准备的。

    粮草辎重征调这个还好,由于分散在了各处,每个县城的府库里拿出足够一千人使用的粮草和军械,还是没有问题的,几乎瞬间就可以做到。

    毕竟,这些年来马家治下迅速发展,每个地方的府库里都堆满了粮食,不说多到吃不完,但至少,按照现在这个情况来看的话,足够这些人不劳不作吃喝个两三年。

    因此,征发粮草什么的,除非是大军聚集在一起出发,否则的话,对于马家军来说,毛毛雨了,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也不用头疼。

    唯一可能花费较多时间的,反而是征召士兵入伍。

    没办法,马家治下发展得太快,以至于他们虽然身处偏僻落后荒蛮的凉州苦寒之地,但是这些年来的日子颇有那么一丝丝小康生活的风范了。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然这个时候的马家治下的百姓,就有些飘飘然,不愿意去做那些特别消耗体力,特别劳累特别苦,或者是风险特别高的事情了。

    虽说马家军对于士卒的待遇一向非常之高,高到即使是现在马家治下的百姓看着也非常眼馋的地步,但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也不算差了。受够了这些年的苦头,自然就变得非常容易满足了。

    中国传统的农民,或者说是所有农业社会的底层劳动者,或者说是所有社会形态下长期饱受压迫、生存状态特别差的人,都有着一种小富即安的心态。

    自然,这种心态就导致了现在这样的情况。

    反正都已经过得不错了,能将就了,比以前好多了,再也不用担心风餐露宿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去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博取一个生死难料、胜负未知、前途不明的玩意儿呢?

    这种思想其实一直蔓延到后世,后世所谓佛系之类的新词语和潮流,也跟这个东西有关了。

    后世之所以能够在大家生活得非常好的情况下号召一部分人入伍,那是因为后世的生活压力特别大,当兵的待遇优渥,而且还没什么风险这三个因素共同造成的。

    所以说,这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了。哪怕是只有待遇优渥和没什么风险这两个条件同时并存,这些人恐怕也会脑子挤破了往里面钻。

    至于马家军,那就不用说了,怎么可能给他们没什么风险这样的承诺。

    如今天下大乱,纷争四起,真是需要无数热血男儿喋血沙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时候,没风险?洗洗睡吧。怎么也不可能的。梦里或许还会有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流的社会呢。

    当然了,想要完全不用担风险,也不是没有可能,马家军麾下现在就有一种这样的职位,但问题就在于,这种职位叫屯田兵,而他们现在,已经是屯田兵了。而人家这次,就是专门征召屯田兵入伍,专业为正式军队,去战场上厮杀来的。

    所以,马家军征调民兵的困难,也就是其中耗费时间最多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如何忽悠这些人心甘情愿地上路了。

    好在如今的老百姓还算淳朴,忠孝仁义什么的,虽然很少被人用在这群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身上,但是她们身上反而体现的最多,因此,他们自然知道,这事儿是推辞不了的。

    因为,自从他们之前当屯田兵的时候,他们和马家就约定好了以后的事情,而如今转为正规部队,开始出征,为马家效力,也完全是在之前约定好的范围之内的事情。

    所以说,以他们的情性,其实是很难违约的。毕竟,乡里乡亲的,大家都认识,都知道这事儿,若是哪家的孩子当了逃兵,这以后恐怕就在街坊邻居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原因无他,大家伙儿都知道你是个不遵守承诺的人。人家马家早在几年之前就把土地分配给你们了,为的就是今天这一刻,结果你们白白种了人家那么多年的地,到头来却不想付出代价,遵守约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