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三百四十三章 三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三策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三百四十三章三策马超一直在冀县盘踞了半个多月,安置好了汉阳郡内的一些政务和日后发展的大政方针,视察了军队,又抽出一些时间下访了春耕时期的情况,然后才带着部队继续朝着陇县赶去。

    虽说冀县这边的生产发展极为重要,但相对而言,陇县那边的军事战略却更为重要,这关系到马家日后的发展和扩张。

    至于朝廷那边,根据徐荣从前线传来的情报,貌似是已经有了大军出动的迹象。潼关,在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战之后,再次成为了双方角逐的焦点。

    对于朝廷来说,哪怕是潼关再怎么坚不可破,天然屏障,但若是不攻占潼关,就意味着这半年来的军事行动全都化为了乌有,巨大的钱粮消耗和兵员损失,都做了无用功。

    所以,朝廷哪怕是再多花一倍的代价,也一定要豁了出去,打破潼关。只有进入潼关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关中,占领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但是,对于董卓来说,潼关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如果函谷关还在他们手里的话,他们的东部地区倒是还有两道防线,若是有一道防线失守了,还可以继续后退到第二道防线。战争的胜负,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极为重要了。

    若是朝廷兵马从潼关打了进来,那么关中三辅之地,就会暴露在朝廷部队的兵锋威胁之下,关中之地,再也无险可守,到时候,就算他们能够将朝廷的部队击败,但是,战火也必将燃烧遍及整个关中东部,对于董卓治下的破坏,将是极为严重的。

    因此,双方都抱着此战绝不能失败的信念,在潼关内外展开了极为激烈的战斗,仅仅只是数日时间,便已经丢下了数千具尸体。

    马超从徐荣传来的情报推测,朝廷兵马,如今恐怕已经损失惨重,虽说他们肯定也给潼关的守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如果没有攻克潼关,这一切就毫无意义。

    而朝廷在发现自己辛辛苦苦作战依旧没有效果之后,怕是会将不满的情绪转向马家军。毕竟,给你们赏赐了官职和爵位,你们怎么就不履行承诺,出兵响应呢?

    事实上,马超还真准备今年再度大规模出兵,因为他看到了真正重创董卓,乃至将其一举消灭的机会。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他不但要消灭董卓,还要在将其覆灭之后拥有足够自保的能力。

    朝廷虽然和他们的关系不错,但不管是皇帝,还是那些大臣,都有着一种“雷霆雨露,皆为君恩”的想法,若是马家军的实力不够强大,恐怕他们辛辛苦苦获取的东西,就会被朝廷给摘了桃子。

    别的不说,若是他们在攻灭董卓之战中损失惨重,那么他们的兵力就只能足够保住凉州之地,而新占领的关中,估计就会被朝廷逐渐蚕食。

    哪怕朝廷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完成吞并整个关中的事情,他们很可能也会引入其他势力,或者就地在观众扶持当地势力,来制约马家的发展。

    朝廷想看到的,是一个忠诚而又强大的马家,但这个马家却又不能过于强大,否则的话,他们的忠诚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是很不让朝廷放心的。

    所以,今年的大战,马超想要赢,但出兵时间,得押后。至于目前怎么应对,怎么决策,马超在思虑良久之后,想出来了三个策略。

    这第一么,便是帮助朝廷攻克潼关。

    潼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若是攻克不了潼关,董卓的势力就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毕竟,攻城战之中,防守的一方损失的兵马,是要远远地小于攻城的一方的。

    朝廷兵马若是在今年还攻克不了潼关,很可能就会因为兵力损失过大而撤退,从而让马家军独自面对董卓。

    但如果朝廷能够击破潼关,进入关中,那么,在双方的野战之中,损失的兵马数量差距就不会太大,这样一来,对于董卓部队数量的消耗,就会成倍地增加,从而迅速降低他的实力。

    同时,对于关中来说,面临生死危机的董卓,必然会竭尽全力,派出最精锐的部队,拿出所有底牌和朝廷决一死战,为了保住自己的根基之地,倾尽所有。除非他们全部死了,否则,不将洛阳朝廷的兵马驱逐出去,誓不罢休。

    这样的话,马超也就能看到董卓的底牌和剩下的最强大的部队和军事实力是什么样子的了。

    但对于朝廷来说,既然已经攻克了潼关,大好时机就在眼前,关中八百里沃土,只要稍微用力,说不定就能唾手可得。面对这样的诱惑,他们怎能忍耐的住?必然也会派出所有精锐部队,倾尽全力,确保以后的战斗胜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