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兴平?建安?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三百三十六章兴平?建安?所谓的过年,自然就是一年刚开始的那么几天。换算成现在,也就是汉代所使用的历法之中的一月初一。 当然了,如果是庆祝活动比较多的话,自然可以从一月初一往后,一直过那么个两三天,甚至十天半个月都行。但主要就是在这新的一年刚开始的第一天,这也是所谓除旧迎新的寓意。 如果对于过年这种事情,马超心里并不怎么在意,听到过年也不会泛起多么大的波澜。 或许,对于劳苦了一年的底层百姓来说,过年与其说更多的是辞旧迎新,还不如说是选一个日子让他们好好放松、放纵一下,过上几天最舒适的日子,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一家团圆,合家幸福。 而对于上层社会而言,什么好日子啊,酒rou牛羊之类的,自然是经常享用过,不可能像底层的穷人那样,眼巴巴地等到过年的那一天才能享用这些,时时刻刻盼望着过年,然后才能吃上好吃的。 对于上层人士而言,过年更多的是一个迎来送往,社交礼仪,搞各种宴会邀约拜访的时机。 但不管是这两种之中的哪一种,对于马超而言,都没多大意思。 对于那些社交俗务以及各种礼节约束,他一向都是比较反感的,只不过由于大家都这么做,所以也才不情不愿的跟着去做。 而至于底层百姓的那种对于过年的渴望,他以前也曾经经历过,但自从过上了上层的日子之后,也就没有那种感觉了。 因此,在他看来,所谓过年,不过是一个时间段而已,其他的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不过,既然大家都放了假,不再工作干活,那他自己一个人呆在军营里面瞎折腾也不太好。况且,他还是为人父为人子的存在,自然是要去履行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责任,为父母和妻妾做一些事情,慰劳他们一年来的辛苦付出。 处理完了一些俗事之后,马超看着忙忙碌碌的人群,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陷入了沉思之中。 别人在这过年的时间,都忙得跑进跑出各种事情,他却是在做了各项不得不做的礼节活动之后,便忙里偷闲,找了个人少的地方,一个人自斟自饮,想起了心事。 相比于这种社交俗务,他在闲下来没事干之后,更关心的其实是今年到底该怎么称呼? 去年乃是兴平二年,那么按照习惯的话,今年就应该是兴平三年了。 但是,在历史上,等到今年的夏天六月,远在兖州的曹cao就进入洛阳,亲自拜访了汉献帝,以洛阳为大火焚烧,宫室残破,不太适合居住为理由,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在这个年份的八月份,汉朝就将年号改为建安,从此之后,这一年便被称作建安元年了。 与之前的初平五年改元兴平元年一样,原本的兴平三年,在改元建安之后,这种称呼和叫法就不再存在,而一致称呼当年为建安元年。兴平这个年号,就算是只用了两年。 不过,现在的情况又和历史上有所不同,洛阳并未遭受大火焚烧,自然不存在什么宫室残破,不易居住的状况,而朝廷手中还有着一批直系的兵马,自然不可能轻易为地方诸侯所掌控。 这改元建安的事情,估计是要不了了之了。 汉朝时候,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还是相当之落后的,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并没有多么多样化,生活方式也比较单一。 就算是上层社会,也就是搞一些迎来送往、饮宴集会、祭祀祖宗之类的事情,和平时召开清流名士的饮宴并无多大区别。 所以,且不说后世的过年没有年味,其实就是在汉代,这个年也过得非常没有年味。 估计唯一有年味的,就应该是那些底层的老百姓了。 因为他们在过年的时候,会过上比平时好得多的日子,吃上比平时好得多的食物,再加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闹喜庆,所以才会有不同的别样的感觉。 至少对于马超而言,这个年是过得毫无味道,还不如关起门来在家中享受一番齐人之福来的直接和爽快。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他只是在心中想想而已,并没有表露出来,要是让别人知道他在过年这样严肃的时间和场合,心里还想着白日宣yin之类的低俗事情,必然会被鄙视和吐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招来众夫所指的局面。 虽然说在汉代,各种礼仪制度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相对还算开放,没有宋明那样极度约束人性,搞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贞女烈妇之类的事情,就连一个“吃饭穿衣,皆人伦物理”也要让离经叛道的李贽专门出来讲一遍,才会被人们意识到。 但是,汉代尽管思想方面比一些后世的王朝要开放,但毕竟也是讲究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年代,也是军事贵族统治的年代,自然对于这种明显逾越礼节的事情,拿到公开场合来讲是非常不合适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