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三百一十九章 岔路口的沉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九章 岔路口的沉思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三百一十九章岔路口的沉思樊稠带着人马在宽阔的道路上奔跑着,一路风尘仆仆,饥寒交迫,慌不择路,狼狈逃窜。

    这两千士卒虽说最终都选择了跟随他,但是,势弱的樊稠,如今必然是容易遭到击杀的一方。选择了樊稠,就意味着选择了风险,这怎能叫人不怨言载道?

    当然了,战场上都是有危险的,当兵的就要有战死的觉悟。但问题在于,跟着如今的樊稠,很明显是九死一生的局面啊。这种情况,愿意心甘情愿去赌那一份生机的,真没多少人。

    尤其是当这些人已经奋死作战了一天,但却还没有得到片刻休息和进食之后,这份怨气就更加充盈了起来。

    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极为重大的选择摆在了樊稠面前。

    他们沿着大路奔行,期间虽说也遇到过不同方向的小路,但在大体上却都是朝向东方的。哪怕有的路要拐几个弯子,但最终的大方向也是向东。

    选择他们的不同就在于,是否能够甩开敌军,能否绕道而过,能否尽快逃回自己想去的地方。

    而现如今的情况,却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一个岔路口,分出了两条路。一条通往陇县,一条通往上邽。

    樊稠带着部队在这个岔路口停了下来,他的心里很是纠结。

    若是放在以前,他肯定毫不犹豫地就选择向上邽进发了。毕竟,那里有他们的一万部队,其中有五千还是华雄所统率的精锐骑兵,集合双方的力量之后,他们就又是一支实力强大的队伍。

    而且,就现在来讲,理智告诉他,他也应该这么做。

    不过,不知怎么,樊稠的心里,却是有一丝别样的情绪,让他不想这么做,让他想回陇县。

    他不知道这种情绪是什么,犹豫了半天,他才长叹一声,大概这就是年老所带来的畏惧和颓废吧。

    华雄的五千精锐骑兵不弱,但也并非毫无可与之抗衡的部队。从他攻不下来上邽的情况来看,骑兵明显是有短板的,而在这种短板之下,很多部队都可以利用其他方面的优势来与之斡旋。

    这也是他派霍霄前去援助华雄的原因。并非仅仅是觉得华雄不行,而是在部队类型上的互补。有了这样的搭配之后,作战时的短板才能被尽量地消弭。

    但尽管如此,华雄和霍霄联手之后,到了今天,也没有传来攻城成功的消息,这也就是说,哪怕是敌军守得非常之艰难,哪怕上邽城破在即,他们的实力也无法在短期内碾压对方。

    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马家军的实力,却足以在短时间内碾压自己的一万大军。

    一想到这里,樊稠就有些心慌。

    他自己这边是没什么希望了,两千人马,斗志涣散,丢盔弃甲,后面可能还有追兵。纵使是能够顺利和华雄、霍霄等人会师,估计也就是止一下损,让他二人的兵力重新达到一万而已。

    毕竟,攻城战一向就是极为惨烈的,二人攻打了这么些天尚未拿下上邽,必然遭受到了不轻的战斗减员。损失个两千人,太正常了。

    所以,他逃到那里之后,对于军事实力的增长,可能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而且,纵使华雄的骑兵精锐难当,但也不是无当。纵使霍霄也算个不错的将领,但毕竟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若是樊稠前去跟他们合并一处的话,就算是今日攻伐他们的马家军不立刻赶来,但也就是多花一两天的功夫,处理好收尾工作,探明他们逃走的路径之后,便也会追上来。

    而就他们集合之后的实力,能不能挡住马家军现在的军势,还真是个问题。

    华雄的骑兵他自然是最熟悉不过了,战力无匹。但今日攻灭后营王老三校尉所部,继而又突袭中营,将之大败的马家军骑兵,就樊稠的观感来看,也很强。

    至于这两支骑兵部队究竟那一个更厉害一些,樊稠就不用多想了。

    且不说这个问题并没有多少价值,一支部队的强弱本就受到它所处的状态和士气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会上下起伏,没有一个固定线。

    但只是一眼望去,就最直观的感觉来看,这两支骑兵的战斗力,大概是一个层次的。这也就决定了,除非双方的状态差距过大,否则的话,华雄是拿对方没有办法的。

    至于那一支大斧兵,虽说也有损耗,但这类明显就是小而精的部队,只要不被打到失去编制,就依旧有着一战之力。但樊稠这边,却没有可以与之一战的部队,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便是利用人数优势牵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