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三百零五章 大战来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五章 大战来临 (第2/2页)

们一直在暗中调兵遣将,部署人马,刺探敌情,争取要在了解了敌方的军事部署之后,将之一举击溃。

    五月中旬,随着双方相互摸底的结束,以及调兵遣将的完成,终于有人率先打破了沉寂,出兵了。

    只不过,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次先出手的,不是一向攻击性较强的马超,反而是性情沉稳、以守为主的樊稠。

    五月十七,樊稠下令,由大将华雄统领五千铁骑作为先锋,一路奔驰,主动出击,向着冀县攻去。霍霄统帅五千人马,作为后应,支援华雄。至于自己,则是坐镇中军,统属一万步兵,随后赶到。

    至于张绣,则是被派去偷袭马家军后方,带了五千枪骑兵。

    部署完毕后,众人当即按照命令行事,下去开拨大军,一时之间,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人喊马嘶,声震寰宇,尘土飞扬,浩浩荡荡。各路部队就在各自主将的带领下,分头前去行动了。

    从陇县到冀县,距离遥远,一日之内难以赶到。不过,若是换了华雄所统帅的精锐骑兵,而攻击的又是马家军在冀县一带的前沿阵地的话,还是有可能的。

    所以,半日之后,马超便收到了樊稠大举来攻的消息。

    “终于忍不住要动手了么?”马超在听了传令兵的汇报之后,挥了挥手,将他打发了下去,喃喃自语道。

    樊稠忍不住率先出手,倒是正中马超下怀。

    战争打到了这个规模,虽说双方的实力都已经相当庞大,但是,正是因为庞大,所以,不可能出现一方碾压另一方的局面了。因此,许多细节上的差距,若是累积起来的话,甚至足以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

    而马超之所以不愿主动出击,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毫无疑问,冀县一带和陇县一带相隔百里,主动出兵的一方,会有很多不利。

    首先,百里奔袭之后,士兵们的体力和精力就会被消耗掉不少,战斗力也会下降一些。

    而待在自己地盘中的人,除非是没有提前得知到敌军来袭的消息,被搞了个偷袭,否则的话,至少也是以逸待劳的局面。

    这样下来,战争的结果,除非是守在自己地盘上的那一方防备不及或者是战斗力完全被碾压,否则,就不会轻易失败。

    其次,主动发起攻击的那一方,粮草供给和人员配备上,会受到较大的压力。

    如果是百里奔袭的话,自然就不可能带太多粮草,最多也就是随身携带个两三天的干粮啥的。但如果两三天之内,没有打下敌军城池,而敌军又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的话,那就会出现很尴尬的问题,没饭吃了……

    譬如说这次的华雄,就属于这种状况。

    而如果是大军携带粮草缓慢行军,无疑就会拉低行军速度,容易殆误战机。

    此次的樊稠大军,则是这种状况。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别的办法,比如说组织专门的运粮部队,负责护送粮草。但这样的话,全军粮草安危系于一支部队身上,若是被截断了粮道,或者被劫了粮草,可就后悔莫及了,甚至直接导致全军溃败,都不是没有可能。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不就是这种状况么?

    至于说什么就食于敌,打运动战,或者说什么劫掠百姓粮草,那可行性就更低了。

    毕竟,主动发起攻击的一方,一般都是想要占领那块地盘的,要是干出劫掠百姓这种事情,岂不是会非常不得人心,为以后在那里的统治增添麻烦。

    而就食于敌,打运动战,说到底还是和对方死磕。除非技术玩得特别溜,或者是用流氓似的游击战法,否则的话,效果不大。

    所以说,马超这次耗到了樊稠忍不住主动出击,其实从战争一开始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占据了一些先天性的优势了。

    ……

    就在马超收到消息的同时,上邽的徐荣,已经遭到了华雄的攻击。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自从马超来到冀县之后,镇守第一线的武将,就又变成了徐荣。徐荣也不知道这是马超给自己的礼遇和信任,还是想让自己戴罪立功,以功补过,总而言之,徐荣的心里颇有些忐忑。

    不过,忐忑什么的,对于徐荣这样的大将而言,也就是一瞬间的情绪波动而已,那都不是事儿。身为一名将领,他只需要知道多打胜仗就行了。

    因此,在得到斥候前来传递紧急情报,前方发现大股骑兵的时候,徐荣除了一开始的略微紧张和激动,剩下的就是一片淡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