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五章 攻城略地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三百零五章攻城略地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高顺和张济围绕着这座城池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战况惨烈,双方互有伤亡。高顺曾多次指挥士兵登上城墙,却都被张济带人赶了下来。城墙的归属权几度易手。 三日之后,高顺已经总共在城外丢下了两千具尸体,而守城的张济也不好受,纵使他这一方阵亡的人马要少了不少,但也超过了千人。 不过,张济能够明显得感觉到,自己麾下的士兵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不管是体力、精力还是士气,都和敌军有着较大的差距,照这样下去,失败只是早晚的问题。 前几次高顺的兵马攻上城墙来的时候,张济拼着安危不顾,亲自带头冲锋,士卒们见主将如此,更是不敢惜命,这才在齐心协力之下,勉强把敌军给赶了下去。 不过,这样的事情可一不可再。若是下次再遇到了这种事儿,张济可不敢保证,自己是否能够将敌军给赶下去。所谓久守必失,他虽然带领着部队一天天得撑了下来,但每天都是被动防御,被对方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靠着幸运和最后一点意志来扳回局面。 若是下一次,幸运不站在他们这边,而最后一丝意志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他们又该如何抵挡对方的大军? 张济在这两天里,已经派人向关中求援,并下令将安定郡和北地郡两地的兵马调转到这边来。 毕竟,身为大将,他当然是分得清大局的。相比于董卓知道自己战败的消息后,勃然大怒,自己难免遭受惩罚和训斥,主动承认错误和过失来换取早日到达的援助,从而守住己方的城池,才是上上之策。 若是纠结于个人的面子和赏罚功过,那就会坏了大事。 只是,关中距离此地尚有数百里,援兵想要到来,需要相当长的时日。尽管这个时候路面已经融化,但是,关中到此地的距离和金城到此地的距离不可同日而语。 这也就导致了,关中那边的援军想要抵达此处,至少也需要马家军救援徐荣的时间才行。 而那么些时间,根据一个月之前事情的发展来看,兵力优势的一方,是有可能将兵力占据劣势的一方打到彻底崩盘的。 况且,张济不认为自己的能力能够和徐荣高顺联手之后相抗衡,对方一来丝毫没有分兵的意思,二来在能力上超过自己,三来部队比自己精锐,四来,他现在已经丢掉了两座城池。 因此,他恐怕会比当初的徐荣败得更快。且不说这些已经攻占下来的汉阳郡西部诸城能否守住,就连汉阳郡东部诸县,能否守住可能都要打一个问号。 至于安定郡和北地郡那边的人马,由于两郡本身的战略意义相对而言不太重要,而董卓和马家两方势力的对峙重心就在汉阳郡,因此,此处集结了董卓一方在凉州境内的大半人马。 安定、北地两郡的部队,就算是调集过来,也增添不了多少人。况且,两郡之地,总得留守一些人马,不可能完全搬空了当地的军事力量。那样的话,岂不是将两郡土地白白让与他人之手? 此时的张济,只能在心里祈祷安定北地两郡的援军能够过来得早一点。有了这两支生力军加入之后,他这边的压力就能够减轻很多,想来也能够多抗衡一些时间。 至于说直接在此处挡住对方,他是不抱希望了,毕竟,他现在林林总总也只剩下4000人,而对方依旧有8000之众。这样耗下去,他肯定是先熬不住的那一方。 而两郡的援军想要入城,和他共同作战,也颇有难度。若是在城外的话,敌军那强悍的野战能力,足以将两郡并不精锐的援军打得溃败。 毕竟,董卓在整个凉州最精锐的部队都在汉阳郡这边,连张绣统率的5000人马也被打到丢盔弃甲,换成安定、北地两郡的郡兵的话,希望就更不大了。 只是,让张济感到有些绝望的是,他还没有等到两郡援军的到来,第二天,城池就已经被攻破了。 马超让高顺前去救援的时候,打得可不仅仅是救援徐荣一部人马并收复失地的心思,他也想趁机吞并整个汉阳郡。若是有可能的话,他会努力将战果扩大到最大。 因此,他派来的军事力量,可不仅仅是这些。除了高顺所统帅的一万精锐和典韦一千名大斧兵之外,马超还专门配备了两千名工兵。 这些工兵所使用的,就是由马家这两年来招募的工匠所研发和生产的新式军工器械,主要是攻城器械。 当然了,这些器械由于体型过大,搬运不便,所以没有和高顺一同抵达。在高顺攻打了两座城池,并在中间耽误了一些时间,在眼前这座城池下面又消耗了三天时间之后,这两千名工兵终于抵达了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