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刘焉与蜀中世家的矛盾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二百四十七章刘焉与蜀中世家的矛盾巴蜀一带的世家,源远流长,书香门第,历史悠久,其中的大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贵族了,从那个时候一直绵延传承到了现在。 因此,且不要说在东汉时期,原本就是皇权不下县,下县皆是世家,世家皆自治的局面,就是换到秦代那样集权的时候,巴蜀一带的世家,依旧对地方的掌控和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封建帝国时代,制约一个帝国治理能力和边疆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交通条件。 正是由于交通条件太差,交通运输的速度太慢,从一个国家的核心统治区域到达其他地方所需要的时间太长,所以才会有那种许多地方可以攻打下来,但是却占领不了的诡异现象。 毕竟,类似于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塞几千里,攻击匈奴这种事情,前前后后准备了好多年,若是算上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上的储备,更是有几十年的时间。 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供养起来这么多部队远征,那些地方又不盛产粮食,想要从中原靠人力把粮食运送到那么远的方,至少要花费几个月。 而运送粮食的这些人,本身是不从事生产的,几个月下来,粮食大部分都被他们自己吃掉了,他们自己还没有生产粮食。 这样一来,后勤压力就会特别大,也导致了边疆一带不能一直驻守大量的重兵,因为没有足够的后勤补给。 而如果没有足够的部队震慑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被敌人再次作乱,推翻己方的统治。 因此,历史上出塞攻击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战争,一般都是以击败敌方的主要部队,消除敌方对中原一带的侵袭和干扰,消灭其军事力量,使之无力进攻中原王朝为目的。 而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王朝,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至于想要治理那些地方,醒醒吧,代价太大,治理不下来。 至于说后世到了元代,为什么能够统治超级无敌大的疆域,那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元代,交通状况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善。 而且,元代的统治者是蒙古人,他们的重心,本就是在漠北草原一带,他们在那里有着足够的人手和威望,那里的居民大部分就是他们自己人。 而换了其他朝代,只要特别偏远的那些地方稍微发生什么了紧急的事情,想要传递到中央王朝,可能会隔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到。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风云变幻,足够发生太多太多事情了,到那个时候,那些地方的情况究竟如何,几乎全要靠猜测和推断来知道了。而这种猜测推断,又是不怎么可靠的。 除了交通条件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口,因为人口不足,所以无法迁徙大规模的人口,前去新打下来的地方进行屯垦。 自己无法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从中原运输的话,代价又太大,所以说,那些攻打下来的地方,有许多就只能被放弃了。 而所谓的皇权不下县,同样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由于在整个封建时代,社会生产极为落后,许多人连自己的衣食问题都解决不了,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人口很少。 因此,接受教育的人本来就很稀少,识文断字、会推理案情、会治理地方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